南方日报讯 (记者/曾良科 通讯员/粤应宣)当前,广东已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4月15日,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下称“省防总”)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经综合会商,宣布全省于当天进入2025年汛期,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和风险意识,扎实做好三防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笔者从省防总获悉,我国大部分区域只有一个汛期,而华南地区有明显的前后两个汛期。其中,前汛期一般在3—6月,降雨主要是冷暖气流交汇等原因形成的强对流雨;后汛期一般在7—9月,此时降雨的“主角”变为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
为更好地应对汛期,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指令畅通。省防总提出,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及时高效。要强化灾情、险情信息报送,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进入汛期后,监测预警与风险研判工作尤为关键。省防总提出,各地各部门要盯紧雨情水情风情变化,及时发布暴雨、洪水、台风、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等预警信息,强化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通过多渠道传递至基层,传达到户、到人。各级三防指挥部要加强综合会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各项措施落实。
全面排查隐患,落实防御措施。省防总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小河流、病险水库、城市低洼易涝区、在建工地、危旧房屋等重点部位风险隐患的动态排查治理,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要加强水利工程调度,严禁汛期水库违规超汛限运行。要加强城市排水管网疏通和排涝设施检修维护,确保排水畅通。要提前制定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安置方案,把“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落到实处,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面对汛期,要未雨绸缪,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处置能力。省防总提出,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提升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要充分做好抢险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应急通信等准备和前置工作,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出现险情后,要迅速组织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