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土拨鼠憨萌可爱,但养它有风险!气温升高宠物咬伤风险也在增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傅天颖 张弛

蜥蜴、蜘蛛、树蛙……近年来,异宠饲养风潮席卷全国,相关行业白皮书显示,年轻人追捧的“神奇动物”市场规模已逼近百亿元。然而,热潮背后暗藏多重风险,近日,上海海关近日截获全球毒性最强的网纹箭毒蛙,其黏液可致人死亡。专家呼吁,“新奇爱好”稍不注意可能演变为危机。

憨萌宠物“土拨鼠”

饲养旅行接触皆有风险

刘女士今年答应给孩子养一只宠物,本以为儿子会喜欢猫猫狗狗,不料自家孩子不走寻常路,看上了动画电影《哪吒2》里的土拨鼠。

电影《哪吒2》截图

在多家网购平台咨询了“鼠鼠”后,刘女士发现大多是个体商家在售卖,商家表示已经接种疫苗,但又拿不出相关的疫苗或者检验检疫证明,还有些是二手转卖,要求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宠物来源难以分辨。有网友表示自己入手的土拨鼠收到货眼皮、脖子都烂掉了,评论区一时间“炸锅”:看上去像是路边抓来充数的,传播鼠疫真不是开玩笑的。刘女士表示有些担心。

土拨鼠学名旱獭,其实在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等多个省份存在。“这些恰恰也是我国现存12个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分布区省份。”浙江省疾控中心监测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四年来,我国每年都有零星的鼠疫病例出现。“鼠疫并非只有老鼠能传播,包括土拨鼠在内的啮齿类动物也可能有鼠疫的风险。”

某二手交易平台在售的宠物土拨鼠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犬伤门诊主治医师胡伟琦曾接诊过一个年轻男子,带着猫包进来,表示自己喂食宠物时被它的爪子挠伤了。拉链一打开,里面赫然装着一只旱獭。

伤口虽然不大,但有出血情况。目前医院主要预防的是狂犬病,在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后,胡伟琦建议他在接种后继续观察,还需进一步到当地疾控部门了解相关情况。

潮新闻记者从省疾控获悉,浙江省并非鼠疫疫区,风险相对较低,但不是住在城市里就“万无一失”。每年散发的鼠疫病例,大多是市民去了内蒙古等地旅游,接触了野生动物或是被跳蚤等寄生虫咬到所致。跳蚤叮咬了自然疫源地的啮齿类动物,病原体在跳蚤消化道内增殖,带菌跳蚤叮咬人类造成感染;直接接触染疫啮齿动物的皮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可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还有一些可通过肺鼠疫患者呼吸道飞沫造成人际传播。

图源:视觉中国

省疾控表示,我国九成以上鼠疫病例源于非法捕猎或接触疫源动物,加强源头管控是防控关键。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外出游玩家庭增多,一定要注意旅行卫生安全,防范输入性风险。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者流浪的猫狗,勤洗手,饮用瓶装水,避免食用未削皮水果。野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并扎紧裤脚。

“鼠疫中腺鼠疫最为常见,症状多表现为高热寒颤,潜伏期往往很短,在3-5天左右,吃退烧药往往体温降不下来。肺鼠疫风险更高,发病两三天后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致死。”胡伟琦提醒,出现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治疗窗口期为症状出现后18-24小时。

接触异宠注意哪些?

气温攀升谨防“毛孩子”咬伤

鼠鼠们还能碰吗?在众多异宠中,憨态可掬的仓鼠无疑是一大“鼠鼠系”热门选择。与土拨鼠相比,家养仓鼠大多是经过人工驯化,它们能够很好地适应人类家庭环境。在规范的人工养殖和饲养体系下,相对安全一些。胡伟琦表示。

胡伟琦也曾接诊过被野外老鼠咬伤的老人和小孩,大多是春夏时在城郊结合部被黑老鼠咬到了手指脚趾。胡伟琦提醒,野生动物,尤其是被哺乳动物咬伤后,应尽快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边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清洗,并及时去医院进行狂犬病相关的预防。

“眼睛大又圆,因炫酷的飞行技被一些市民喜爱,也有在互动中被咬伤手指的风险。”胡伟琦表示,因为目前对于蜜袋鼯的研究不全,它可能携带更多病毒风险,被咬后要做更彻底的清创,接种破伤风和狂犬病疫苗,饲养要谨慎。

预防宠物身上可能传播的疾病,还关注是否从有正规人工繁育许可证的商家处进行购买,相关检验检疫材料是否齐全,目前没有统一的异宠管理规范,监管难度较大。“有些不良商家可能用生理盐水冒充进口动物疫苗收费注射,消费者还是要擦亮眼睛,并在饲养接触时注意卫生。”

“事实上,市面上受欢迎的爬宠多为冷血动物,寄生虫的风险较哺乳动物小一些,反而是一些毛孩子更容易身上藏匿寄生虫。”

图源:视觉中国

春夏季也是狂犬病高发季节,动物进入发情期和繁殖期,激素水平变化导致性情狂躁,攻击性增强;同时市民户外活动增多,与动物接触频率上升,被咬伤、抓伤风险显著提高。

胡伟琦坦言,天气变暖,犬伤门诊更加忙碌了。“被抓伤咬伤,不能因为伤口小,没有出血,就不打疫苗。”不少人存在误区。此外,有些宠物已经接种疫苗,但疫苗保护期存在个体差异,暴露后仍需重视,及时去医院规范处置。

文明养宠,遛狗牵绳,及时清理粪便,避免弃养,家养犬猫每年需要接种兽用狂犬疫苗,群体免疫率达70%即可阻断病毒传播链。省疾控提醒,若在生活中发现犬、猫等动物出现无端攻击、流涎、意识混乱、恐水、瘫痪等典型狂犬病症状,或者“一犬伤多人”事件( 连续2日内同一犬只伤2人及以上),需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ESG+普惠”双轮驱动 国寿寿险以“保险温度”织就民生保障网 在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与普惠金融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寿险“头雁”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探索保险服务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创新路径。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将普惠保险作为践行ESG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覆盖小微企业、“两新”群体、乡村振兴
  • 那些不爱喝白开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大家身边有没有一些人从来不喝白开水,平时要么常备饮料、要么下午到点了就得来杯奶茶或咖啡。但凡问他们为什么不喝水,得到的回复一定是:白开水没味道,喝不下去……那这些不喝白开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呢?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饮料对身体的影响截然不同。今天,咱们就用科学数据来说话,来一场“饮料健康真相
  • 全国首单“生猪双险联保”落地,衢州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晔“养了14年猪,现在有了双重保险兜底,再也不用担心遇到高温和价格波动的风险,养殖的信心也更足了。”衢州市柯城区翁富畜禽养殖场负责人翁建华为自己养的14000头生猪购买了一份特殊的保险。近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推出的全国首单“生猪双险联保”正式落地,这项创
  • 高铁宠物托运,详细指南来了 4月8日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需要托运宠物的旅客朋友可通过专区办理宠物托运一起看看吧!↓↓↓铁路部门提示,广大旅客朋友如需获取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更多信息,可拨打12306和95572客服热线,或在铁路1
  • 土拨鼠憨萌可爱,但养它有风险!气温升高宠物咬伤风险也在增加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傅天颖 张弛蜥蜴、蜘蛛、树蛙……近年来,异宠饲养风潮席卷全国,相关行业白皮书显示,年轻人追捧的“神奇动物”市场规模已逼近百亿元。然而,热潮背后暗藏多重风险,近日,上海海关近日截获全球毒性最强的网纹箭毒蛙,其黏液可致人死亡。专家呼吁,“新奇爱好”稍不注意可能演变为危
  • 今起,宠物猫狗可坐高铁了!这样操作→ 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铁路部门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
  • 踏青季防蜱指南,守护健康不“叮”扰 春光明媚,正是踏青好时节!随着4月天气转暖,郊游、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增多,蜱虫也进入活跃期。接下来将带您认识蜱虫,规避风险,做好防护,享受健康春日!健康的“隐形杀手”:蜱虫小知识速览分类:硬蜱和软蜱外表: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腹背扁平。大小如米粒,但叮咬吸血后可以膨大十几倍,如黄豆。喜好:蜱
  • 公安部提示! 公安部提示2025年清明节小长假交通安全清明节临近,公安部31日发出2025年清明节小长假交通安全提示,长短途流量交织叠加,气温高低交错风险突出,驾车出行需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结合近年来清明节假期交通事故特点研判,2025年清明节假期道路交通流量交织叠加,4月上旬气温转暖,祭扫流、踏青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