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8日讯(编辑 李响)债市在外部关税政策扰动下快速走强,行情相对滞后的信用债品种也迎来补涨窗口,利差空间逐步压缩。
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上周末,各期限信用品种收益率环比下行5-10个bp,因下行幅度不及利率债,信用利差被动走扩,其中中长端各评级品种大致走扩在5个bp以内,而中短端信用利差进一步压降,中短端高评级品种更是收窄不到1个bp,也体现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进入本周以来,信用债继续开启抢券行情,信用资质有所下沉,中低等级信用债配置盘需求依旧旺盛。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推动债市做多情绪,叠加跨季后机构银行理财资金回流、银行配置回补,且信用债供给端未显著放量(4月初信用债一级发行1359亿元,环比缩减约 53%)信用资产荒逻辑持续演绎,各项因素共同驱动信用债利差进一步压缩。
“二季度信用债存在较好配置价值”,信银理财对财联社表示,供给层面,二季度信用债净供给可能回落,从新增供给来看,结合季节性规律,一季度往往是信用债的净供给高峰,二季度信用债净供给往往有所回落,尤其是5月份。需求层面,今年以来非银机构对信用债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但二季度对信用债的配置力度可能加大。同时,跨季后,资金面转向宽松,关税冲击下,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货币政策也存在降准降息可能。
财通固收分析师孟万林也表示,外部扰动之下,如果资金宽松、配置力量逐步回归,信用利差将具备进一步压降的空间,“2024年内信用利差的低点出现在7月底8月初,当前信用利差也将逐步向这一低点压降”,孟万林表示,考虑信用利差的压降趋势,持有3个月信用债的投资回报多在1%以上,且呈现出久期越长、投资回报越好的特点,“不过短端资金利率确定性更高,长端更容易受到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
据民生固收团队测算,以4月5日信用债利差来看,对比2024年8月5日的低点,各信用品种中除1年内短端债项外,整体尚有0-80bp的压缩空间。
“目前来看,1年内的短信用攻守属性兼备,在前期债市震荡调整阶段受机构追捧之余,修复阶段亦是率先抢跑”,民生固收首席谭逸鸣介绍,若要挑战前低,还需关注理财规模回暖幅度以及资金面情况及套息空间,“若资金面依旧偏紧,短信用或复刻年初负carry行情,彼时拉久期或再度成为不得已之选”。
“在外部扰动下,信用债预计短期仍将以震荡态势为主,重点关注稳增长、宽财政等政策是否超预期。震荡市里信用债交易相对较难,或可考虑以票息打底为主,配置思路仍可延续先短端后长端、先高等级后低等级渐进式布局节奏”,业内人士表示,久期上,中长端大概率随利率下行,可适当拉长久期,但短端锚定资金利率确定性更高,长端锚定基本面易受宏观政策影响,3-5年区间更适合兼顾,若负债端不稳,中长端信用债需控制仓位。
(财联社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