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个人破产”信用修复带了个好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7:07:00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法院发出了江苏首张“个人破产”信用修复证明书,农贸市场小摊主卫云培成为当地“个人破产”信用修复的首个受益者。

因“发包”老板“失踪”导致资金链断裂,卫云培欠下30多万元外债被工友起诉,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作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老卫夫妇用7年时间偿还了欠款。这张证明书不仅修复了老卫的信用、恢复了他的“社会活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破产”“诚实而不幸”“信用修复”等话题的关注。

深圳是全国首个建立个人破产保护条例的城市。自2021年条例实施以来,已有近千宗案件实现了债务豁免,七成多债务人通过信用修复回归了正常生产生活。无独有偶,4月初,厦门市就《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厦门也由此成为继深圳之后全国第二个推进建立个人破产保护制度的城市。

个人破产保护制度,本质上是对市场经济中“责任伦理”的重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个人破产保护既不是纵容“老赖”逃废债务,也不是让失信被执行人终身笼罩在债务阴影之下。这其中,如何界定债务人是否符合“诚实而不幸”原则,是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个人破产保护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债务人,只有那些遭受了不幸但仍然诚实的债务人,才会在债务危机出现时得到破产保护。

当前,我国个人破产保护制度尚处于地方试点阶段,全国已有超过30个地方法院受理了个人破产案件,累计免除债务金额超13亿元。有专家打比方,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个人破产制度既是溺水者的救生圈,也是信用海洋的定海神针。事实上,个人破产保护制度推动了经营主体从“债务终身制”向“风险有限责任制”转型,其价值不仅在于化解了个案债务危机,更在于构建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市场氛围。

正因如此,“卫云培们”也是幸运的。个人破产保护让他们受到了失信惩戒,也带来了重新用双手创造财富的机会。有人认为,个人破产保护对债权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但试想下,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债务人就会因信用缺失而“四处受限”,也就无法通过个人努力去缩短还债时间。债务人无力翻身,债权人的权益实际上也不可能得到真正保护。这样的结果,没有赢家。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对完善信用修复制度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此前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与“完善失信惩戒尺度”。

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鼓点与个人破产保护制度构建的节奏已形成了同频共振,特别是相关文件中对“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的强调,为“恶意失信”与“非自愿失信”提供了清晰的制度边界,让更多“卫云培们”的“信用重生”不再是道德上的施舍,而是法治框架下的权利复位。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个人破产保护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深圳的数据看,当地个人破产申请者中有43%为小微企业主,他们借助个人破产保护制度,在“二次创业”中的成功率较普通群体高出了近三成,进一步印证了信用修复对于经济毛细血管的激活效应。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个人破产保护制度,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重塑全社会对于“失败”的包容度,以制度的刚性和司法的温度,赋予跌倒者重新站起来的勇气,这也是法治时代对于良法善治的有益探索。(作者:顾阳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 周某,在济南东站被法院执行干警依法拘传 【来源:济南时报】济南的董先生前些年因为10万元的工程款,和外地的周某打了官司,官司赢了,但是周某以没钱为由,拒绝履行判决。近期,董先生查出了重大疾病,急需救命钱,但是被执行人周某那边却开着奔驰车,还经常去饭店吃饭,但就是不还钱。近日,高新法院执行局干警接到线索后,将被执行人周某逮了个正着。 据了解
  • 加快、回升、提速!速览央行重磅数据增长亮点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0%,增速基本稳定,金融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稳固的
  • “个人破产”信用修复带了个好头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法院发出了江苏首张“个人破产”信用修复证明书,农贸市场小摊主卫云培成为当地“个人破产”信用修复的首个受益者。因“发包”老板“失踪”导致资金链断裂,卫云培欠下30多万元外债被工友起诉,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作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老卫夫妇用7年时间偿还了欠款
  • 周口市人民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周口市人民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建涛 通讯员 张欢欢 陈莹 陈顺为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的知晓率和使用率,4月11日上午,周口市人民医院药学部走进葛湾社区宣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宣传活动。倡导大家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让更多人了解基本药物在保障健康中的
  • 深圳机场: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41.11%-93.97% 4月10日晚间,深圳机场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3亿元-1.83亿元,同比增长41.11%-93.97%。同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7.39亿元,同比增长13.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11.68%;基本每股收益0.2160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强化自查自纠 做好风险管控 4月9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扎实开展审计工作自查自纠,持续强化审计监督效能,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服务公司高质量发展。建立“自上而下”的审计监督体系。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持续完善审计机制建设,将审计自查自纠工作列入公司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周汇报制度,每周召开推进会通报情况;建立审计自查自纠反馈报告制度,加强沟通
  • 交通部答红星新闻:落实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加强食品运输全过程监管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下简称《意见》)。4月9日,国务院食安办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会上,红星新闻记者就食品运输协同监管方面下一步
  • 深企助力!元化智能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香港完成第100例临床手术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2025年4月5-6日,第二届香港骨科医学院学术大会(HKCOS学术大会)期间,创立于深圳的企业元化智能科技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香港顺利完成第100例临床手术。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人工智能与骨科医疗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也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