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拍摄的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现场(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仕彦 摄
新华社重庆4月19日电 题:一杯咖啡里的消费大市场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吴燕霞、杨仕彦
一粒小小咖啡豆,从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地区的火山土壤中生长,经发酵、烘焙后沉淀出独特风味,最终在大洋彼岸中国西部山城的烟火气中释放。
4月18日,为期三天的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十字金街开幕。来自哥伦比亚、意大利、法国、韩国、越南等1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23个省份的210余个咖啡相关品牌围绕咖啡消费体验、产品展示、赛事竞技、贸易合作开展交流,现场签约金额超5000万元。
素有“软咖啡黄金产区”美誉的哥伦比亚首次作为主宾国亮相咖啡节。“中国已成为哥伦比亚咖啡第六大出口市场,在中国持续开拓咖啡贸易版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圣地亚哥·甘博亚表示。
香草味、焦糖味、杏仁酒味……不同风味和口感在舌尖绽开,哥伦比亚博恩冻干咖啡大中华区负责人宣秀丽正热情接待前来展台品尝的游客。“哥伦比亚阿拉比卡咖啡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宣秀丽说,品牌去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如今正从东部沿海地区拓展至西部内陆地区。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国咖啡净进口量增长13.0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7%。“尽管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增幅全球领先,但目前人均年消费量仅16杯,远低于全球每年人均年消费量的240杯,增长潜力巨大。”亚洲咖啡协会秘书长陈振佳说,中国及亚洲咖啡消费正在成为全球咖啡消费新引擎。
“国内咖啡从新零售咖啡开始发展,以瑞幸为代表的O2O咖啡的扩张,进一步提升了咖啡消费大众化程度。”万俊兆业(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喆带来几款意大利精品咖啡豆,他告诉记者,在认知提升的基础上,国内咖啡消费市场逐步向精品化、场景化发展,给意大利精品咖啡带来了良好发展空间。
一辆橘红色的公路汽车,稍加改造便成了一个移动咖啡馆,来自广州的咖啡品牌“公路咖啡”吸引着往来游客。“国内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体验感,对咖啡豆也有了更深考究,关注豆子的溯源和工艺,我们也会直接飞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原产地采购以保证品质。”品牌主理人王方树说。

4月18日,在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上,一家咖啡品牌的工作人员在忙碌(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燕霞 摄
一杯咖啡打开广阔市场,也为普通咖农带来新的机遇。哥伦比亚慧兰南部海拔1800多米的咖啡种植庄园中,咖啡种植户斯特法妮·马丁内斯·冈萨雷斯生产的咖啡豆每年漂洋过海运至寻他(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的工厂,制成不同风味的精品豆。
“曾经,哥伦比亚部分小农户生产方式粗放,精品咖啡市场的拓展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促使他们提升种植质量和附加值,获得更多利润。我们与当地4个家庭农场合作,研制出高性价比的特色精品豆推向国内市场。”寻他(北京)贸易有限公司咖啡贸易经理孙雨熙说。
“中国市场非常多元,不同地区消费者喜爱的风味也不同,为了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哥伦比亚咖啡豆生产者利用新处理工艺和新树种,不断提供新奇的风味。”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驻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吴佳航说。
不只是咖啡,咖啡节现场,咖啡机具厂商、甜品烘焙主理人品牌、潮玩原创品牌工作室共同打造“城市玩咖潮集”主题场景。通过“咖啡+非遗+科技+艺术”的多元融合,贯通产业链上下游,让多个领域在此“破圈”,构建“咖啡+”沉浸体验消费场景空间。
走在山城重庆的大街小巷,来自中国云南、南美、非洲的各色咖啡豆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味蕾。2024年,重庆咖啡店数量已拓展至3265家,位于全国前十,越来越多的独立咖啡馆、文创咖啡馆、热门ip咖啡拔节生长,带动“咖啡+”贸易链条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