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张煜)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多所学校发现,阅读已深度融入教育肌理,成为武昌“刚需”。“教育最美的样子,是书页翻动的声音。”莘莘学子以书为伴,逐梦前行;教师园丁传递智慧,以书育德;干部教师以身作则,以书润心……他们用行动践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承诺。
“20+20”亲近母语行动 武昌9万学子日诵经典
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学生一来到学校,就开始大声诵读国学经典20分钟,下午则会提笔练字20分钟。有时他们还会将上午诵读的内容书写出来,请书法老师指点。

“20+20”亲近母语素养提升工程展示活动。通讯员供图
这是武昌区自2010年起在全国首创的“20+20”亲近母语素养提升工程,旨在增强学生对母语的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2012年,该工程被教育部以专题简报的形式向全国推介。
十多年来,9万义务段学生每天早晨20分钟诵读国学经典,下午20分钟提笔练字。除语文教材指定篇目外,学生人均每年新增诵读古诗文50篇,写字优秀率达70%以上。

在诵读浸润中,武昌学子文学素养、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为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蒲公英”让阅读种子飞扬 2.3万册藏书化为育人智慧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书籍,和24节气有关,你们感兴趣吗?”近日,武昌区昙华林小学“蒲公英阅读小镇”里,阅读小站志愿队的张澄宇老师正在给学生上阅读。
这支平均年龄36岁的教师团队,凭借“全学科阅读生态构建”特色从全省2万余支教师团队中脱颖而出,获评首批“荆楚强师星光团队”之一。他们将2.3万册藏书转化为育人智慧,让70%进城务工子女家庭的阅读“空白”变为“丰饶”,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滋养成长。
2011年12月,蒲公英阅读小镇正式成立。连续14年,武昌区打造的儿童阅读社会公益组织“蒲公英悦读小镇”,已发展51所会员学校、2个社区小站、近千名家长和教师志愿者,形成家校社协同阅读的良好生态。


分类建立推荐书籍的阅读书库,创设悦读小站、最美学校图书馆和阅读教室等阅读空间,开展“故事爸妈进校园”“亲子主题阅读分享会”等多样化主题活动,打造种子培训基地,建设阅读推广团队……这些努力让所有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校。通讯员供图

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通讯员供图

武昌区柴林小学。通讯员供图
五类阅读矩阵浸润 “三个一”工程锻造教师专业成长链
通过推动教职工“三个一”读书活动,以多元形式助力教师成长,武昌区教职工开启了一场场温馨充实的阅读之旅。
在活动形式上,各校各展风采。规划润读类学校通过设立特色书吧、分层书单、积分激励等推动阅读;书香共流类以主题阅读、作品分享实现知识互通;创读融合类创新场景与游戏化形式激发阅读兴趣;分层趣读类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定制书单、开展主题共读;勤读不辍类通过定期打卡、分享展示营造浓厚氛围。

各校依据自身实际,从打造阅读场景、定制书单、创新活动形式等多方面着手,将阅读与教学实践及教师成长有机融合。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党员青年教师开展种子读书计划活动,持续为教师发展注入动力,助力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阅见教育”干部带头“啃书本” 以读促教孵化育人新范式
让所有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武昌区教育系统“阅见教育” 干部读书班自 2023年5月开班以来亮点频出。活动采用“共读+选读”方式,通过日分享、月交流和集中展示推进。历经寒暑更替,至今已陪伴广大干部学员走过两年时光。
一句话影响当下,一本书照亮人生,读书班以持续的阅读力量滋养教育初心。

阅读,是点亮心灵的火炬,更是滋养教育的甘泉。武昌区将继续以“五育融合”为引领,持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让阅读真正成为促进师生精神成长、凝聚区域教育合力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