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武昌“20+20”亲近母语工程沃土育才:9万学子日诵经典 写字优秀率超7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2:2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张煜)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多所学校发现,阅读已深度融入教育肌理,成为武昌“刚需”。“教育最美的样子,是书页翻动的声音。”莘莘学子以书为伴,逐梦前行;教师园丁传递智慧,以书育德;干部教师以身作则,以书润心……他们用行动践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承诺。

“20+20”亲近母语行动 武昌9万学子日诵经典

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学生一来到学校,就开始大声诵读国学经典20分钟,下午则会提笔练字20分钟。有时他们还会将上午诵读的内容书写出来,请书法老师指点。

“20+20”亲近母语素养提升工程展示活动。通讯员供图

这是武昌区自2010年起在全国首创的“20+20”亲近母语素养提升工程,旨在增强学生对母语的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2012年,该工程被教育部以专题简报的形式向全国推介。

十多年来,9万义务段学生每天早晨20分钟诵读国学经典,下午20分钟提笔练字。除语文教材指定篇目外,学生人均每年新增诵读古诗文50篇,写字优秀率达70%以上。

在诵读浸润中,武昌学子文学素养、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为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蒲公英”让阅读种子飞扬 2.3万册藏书化为育人智慧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书籍,和24节气有关,你们感兴趣吗?”近日,武昌区昙华林小学“蒲公英阅读小镇”里,阅读小站志愿队的张澄宇老师正在给学生上阅读。

这支平均年龄36岁的教师团队,凭借“全学科阅读生态构建”特色从全省2万余支教师团队中脱颖而出,获评首批“荆楚强师星光团队”之一。他们将2.3万册藏书转化为育人智慧,让70%进城务工子女家庭的阅读“空白”变为“丰饶”,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滋养成长。

2011年12月,蒲公英阅读小镇正式成立。连续14年,武昌区打造的儿童阅读社会公益组织“蒲公英悦读小镇”,已发展51所会员学校、2个社区小站、近千名家长和教师志愿者,形成家校社协同阅读的良好生态。

分类建立推荐书籍的阅读书库,创设悦读小站、最美学校图书馆和阅读教室等阅读空间,开展“故事爸妈进校园”“亲子主题阅读分享会”等多样化主题活动,打造种子培训基地,建设阅读推广团队……这些努力让所有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校。通讯员供图

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通讯员供图

武昌区柴林小学。通讯员供图

五类阅读矩阵浸润 “三个一”工程锻造教师专业成长链

通过推动教职工“三个一”读书活动,以多元形式助力教师成长,武昌区教职工开启了一场场温馨充实的阅读之旅。

在活动形式上,各校各展风采。规划润读类学校通过设立特色书吧、分层书单、积分激励等推动阅读;书香共流类以主题阅读、作品分享实现知识互通;创读融合类创新场景与游戏化形式激发阅读兴趣;分层趣读类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定制书单、开展主题共读;勤读不辍类通过定期打卡、分享展示营造浓厚氛围。

各校依据自身实际,从打造阅读场景、定制书单、创新活动形式等多方面着手,将阅读与教学实践及教师成长有机融合。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党员青年教师开展种子读书计划活动,持续为教师发展注入动力,助力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阅见教育”干部带头“啃书本” 以读促教孵化育人新范式

让所有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武昌区教育系统“阅见教育” 干部读书班自 2023年5月开班以来亮点频出。活动采用“共读+选读”方式,通过日分享、月交流和集中展示推进。历经寒暑更替,至今已陪伴广大干部学员走过两年时光。

一句话影响当下,一本书照亮人生,读书班以持续的阅读力量滋养教育初心。

阅读,是点亮心灵的火炬,更是滋养教育的甘泉。武昌区将继续以“五育融合”为引领,持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让阅读真正成为促进师生精神成长、凝聚区域教育合力的文化纽带。

相关文章

  • 武昌“20+20”亲近母语工程沃土育才:9万学子日诵经典 写字优秀率超7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张煜)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多所学校发现,阅读已深度融入教育肌理,成为武昌“刚需”。“教育最美的样子,是书页翻动的声音。”莘莘学子以书为伴,逐梦前行;教师园丁传递智慧,以书育德;干部教师以身作则,以书润心……他们用行动践行爱
  • 中办、国办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全文如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201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2011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5年
  • 以实践为犁深耕教育沃土,以地理为路培育四实人才——记曲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践教学团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家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曲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实践教学团队严格遵循党中央的指示,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校训为行动指南,不断探索和改革地理教育
  • 特色农业 助农增收 4月15日,正阳县寒冻镇徐庄村村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拔草,确保有个好收成。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以中药材、葡萄、黄桃等为主的特色农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讯员 贺永明 王 雪 摄影报道
  • 生源减少之后:多地推行教师选调分流 2019年9月11日,湖南永州祁阳市羊角塘镇万福小学只有1名老师2名学生,教师陈社华在给学生上课。(视觉中国/图)陈薇是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某乡镇初中的一名英语老师。由于学校生源减少,她从2023年开始从负责两个班的英语教学转为只负责一个班,“要不然有的同事没课上了”。目前,即使同时兼任音乐、心理和信
  • 用英语讲好非遗故事 重庆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举行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周芳如何以英语为媒让非遗“活”起来,以课堂为根让文化“走”出去?4月15日,重庆树人立德小学举行2025年重庆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第二场),来自我市各区县的22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现场比拼。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王若语介绍,本次竞赛以“用英语讲好非遗故事”为主题
  • 房县红塔镇中心幼儿园:“童”行消防 致敬火焰蓝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曹悦)为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广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4月14日,十堰市房县红塔镇中心幼儿园100余名师生和家长,在房县消防救援大队红塔镇中心消防救援站开启了一场消防安全体验之行,近距离感知消防、学习消防知识。学习消防支持。通讯员供图怀揣着满满的好奇与兴奋,小朋
  • 村集体领办 蒲公英开出“致富花” “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摘自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春风拂过700栋温室大棚,双阳区平湖街道尚家村的“绿色银行”迎来丰收季。清晨,村民李铁山轻触电动卷帘机按钮,晨光倾泻在青翠的蒲公英田垄上,这个小村落正上演山野菜产业的振兴故事。“5栋大棚错峰种植,单是春节期间每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