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将癌症早筛前移至社区医院,杭州持续探索如何协力推进癌症防治体系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7:4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蒋升 通讯员 郑剑恩 李一璠 制图 邹琳琦

癌症早筛一小步,健康生活一大步。

4月15日上午,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杭州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监督所)、杭州市滨江区卫生健康局承办的健康杭州癌症防治专项行动之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滨江举行。

“这些年来,杭州市持续推进癌症防治体系建设,在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规范诊疗等方面多管齐下,防治成效初步显现。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实力做得更多。”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方欣表示,很多癌症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成体系的早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杭州市肿瘤医院近年来除了自身不断修炼提升外,还在不遗余力向公众普及科学防癌知识,同时也主动扛起了提升基层社区医院肿瘤专科服务能力的责任。

“未来,医院将迁建至滨江,因此已开始与当地社区医院携手开展癌症早筛工作,根据‘一中心一特色’规划,积极进行肿瘤检后门诊探索,大力推动防治端口前移。”方欣说,接下来将结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院五区”高质量发展新布局,进一步加强癌症防治机构能力建设,让肿瘤筛查防治的这张“杭州网”惠及更多百姓。

杭州市肿瘤医院供图

不吸烟也会患上肺癌

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据最新发布的杭州市2024癌谱显示,杭州市癌症死亡首位为肺癌。

“众所周知,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不吸烟人群就能掉以轻心。”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科副科长陈小央对此感触很深,“以往,有多年吸烟史的中老年男性是肺癌的高发人群,但在联合市肿瘤医院开展癌症早筛工作后发现,该病在年轻人中的检出率不断升高,尤其是30~40岁女性明显增多,这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

前段日子,西兴中心就接诊了一位自述浑身无力且伴有胸痛的年轻姑娘。“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转诊至上级医院后竟确诊为肺癌。”陈小央说,后来才得知,姑娘是名“卖货博主”,每天忙得连轴转,日均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低剂量螺旋CT是国际公认的早期肺癌筛查“金标准”。“西兴中心是整个滨江区唯一一家拥有这项检查的社区医院,与市肿瘤医院的牵手,能大大提升基层医生对肺癌的鉴别能力。”陈小央说,中心还在半年前开出肺结节门诊,由市肿瘤专家长期坐诊,那些因查出肺结节而寝食难安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且精准的指导。

杭州市肿瘤医院积极践行“关口前移、精准干预”的战略,一直在早筛早诊早治上动脑筋——2023年,医院就联合杭州市上城区14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杭州市基层肿瘤早筛联盟,更是多次举办“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癌症筛查与诊治能力提升培训班”,不断完善市-县区-社区三级癌症防治网络,并逐步扩大覆盖面,这对提升癌症防控能力有重要意义。

别被肠癌盯上再后悔

主动筛查是关键

相比肺癌,人们对肠癌的关注还远远不够。

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很快,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餐桌上蔬菜粗粮减少、肉类占比大幅增多紧密相连,也与现代人暴饮暴食、过多摄入高油高脂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花7分钟谈体重管理,并表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从另一角度而言,这对结直肠癌预防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在滨江区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肿瘤早筛门诊坐诊近一年的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建美十分了解其中的不易。

自2020年起,杭州市持续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工作,更在2024年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筛查策略,对目标人群进行扩龄。

“但总体而言,主动走进社区要求做相关检查的居民人数仍有待提升,往往是查出肿瘤指标异常后,才满脸愁容地来咨询。”周建美介绍,有的人即便被告知是高危人群,反复被告知参与免费筛查的重要意义,也依然满心抗拒,一是认为检查过程太过“羞耻”,二是笃定自己一定不会得癌,待拖到晚期,却悔之晚矣。类似故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究竟怎样的人要做结肠癌筛查?市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杨建锋解释,年龄在50岁以上且一级亲属有患结肠癌者,就需引起重视,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危险性更高,要做肠镜检查。

“当代生活节奏快,消化道功能性的疾病也会增多,特别是加班频繁的年轻人,常忙到晚上八九点才吃晚饭,他们普遍会自我犒劳式地胡吃海喝,这是不提倡的。”杨建锋呼吁,即便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记重要的事,定时排便,定期检查。

如何发现更早期乳腺癌

专家提出几点建议

如果在初筛时发现异常,如何找到安心又靠谱的医院,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事。

“医生围着病人转,病人不用辗转”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在肿瘤治疗专科化探索的核心理念,医院成立了肺癌一体化诊治团队、甲乳一体化诊治团队、妇科肿瘤诊疗团队等,并致力于通过多学科规范诊疗路径护佑更多百姓健康。此外,在市一医院“一院五区”“一体化”引领“集团化”的发展新模式下,以肿瘤防治为中心的诊疗路径,在多院区创新广泛开展。去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也应运而生。

“随着浙江省城乡妇女‘两癌’早筛工作的深入,如今在初筛中因乳房出现肿块而被确诊乳腺癌的患者已越来越少,这是件好事。欣喜之余,也要思索怎样才能掌握更早期乳腺癌的蛛丝马迹。”市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坚遇见过太多平时明明无任何不适却被查出乳腺癌的女性,不少甚至是在陪妈妈或姐妹做乳腺癌治疗时才“意外”发现的。

滨江是经济和科技强区,平均年龄为33.5岁,外来人口多。“值得注意的是,晚婚晚育及哺乳时间不足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刘坚解释,这是因为她们的乳房更易因性激素变化而受到刺激,同理,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5岁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也会增加。“故自去年起,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便联合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滨江区妇幼保健院)开展癌症早筛工作,努力把疾病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B超是乳腺癌检查的常用手段,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漏诊风险,如难以寻觅乳房钙化的踪迹,乳腺彩超也有一定局限性。

为应对这个难题,作为首批国家乳腺癌诊疗规范中心之一的市一乳腺外科从2009年起,就在全省率先开展乳腺全容积超声。“做一次可以收录整个乳房的全部数据,它先是自动识别,再由医生读片,不仅能弥补彩超的缺点,也能更精准定位病灶。”刘坚谈到,这在面对那些由基层转诊上来的病灶非常小而隐匿,却又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的患者身上能发挥大作用。

另外,刘坚想提醒广大女性,即使发现情况不佳的乳腺结节,千万别急着“一切了之”,一定要完善相关检查,以免经历不必要的“苦头”。

即日起,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杭州市肿瘤医院共同推出“肿瘤防治面对面”系列直播,权威专家将在线科普防癌知识并答疑解惑,大家可扫描二维码预约,收看直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将癌症早筛前移至社区医院,杭州持续探索如何协力推进癌症防治体系建设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蒋升 通讯员 郑剑恩 李一璠 制图 邹琳琦癌症早筛一小步,健康生活一大步。4月15日上午,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杭州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监督所)、杭州市滨江区卫生健康局承办的健康杭州癌症防
  • 为了这件事,中美青年医生齐聚广州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年卫生健康对话会4月15日,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年卫生健康对话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行,中美青年医生相聚一堂,开展面对面深入交流,共话医疗健康领域国际合作新机遇。活动中,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耶鲁大学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
  •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4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4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近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食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市本级抽检455批次,不合格4批次。附件1 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pdf附件2 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pdf附件3 食品流通环节监督抽检不
  • 共筑生命防线,这份抗癌“实用指南”请收下 新华社重庆4月13日电 题:共筑生命防线,这份抗癌“实用指南”请收下新华社记者徐鹏航、周闻韬癌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如何早预防、早发现?4月13日在重庆举行的202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上,《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正式发布,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为大众提供了一份
  • 过敏性鼻炎进入高发期 专家支招如何缓解“鼻塞流涕” 来源:福州新闻网春季是鼻部疾病高发期,很多过敏人士都会出现“喷嚏不停”“鼻涕不止”“水泥封鼻”等症状。4月12日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治鼻病——科技赋能鼻腔健康,顺畅呼吸轻嗅百香”。福州专家提醒,大家若出现反复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并接受规范化治疗,通过“科学防治+生活管
  • 重磅!2024湖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发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彭璐 颜仕鹏)为有效遏制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提高居民对肿瘤早防早筛早诊早治的认知,营造全社会关注肿瘤防治的良好氛围。4月10日,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主办,湖南省癌症防治中心(湖南省肿瘤医院)承办的全省癌症防治工作推进会在
  • 为科学减重提供“浙江经验”!全国首个省级健康体重指导中心落户浙大邵逸夫 今天上午,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承办的浙江省健康体重指导中心揭牌活动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举办,标志着全国首个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省级健康体重指导中心正式运行,该中心挂靠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
  • 触目惊心!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13厘米,却落下终身疾病 从1米55到1米68花60万去国外做断骨增高手术只是这13厘米实在太不值事情还要从2020年说起,身高1.55米的江苏女孩小梦(化名)总是羡慕那些高挑的女生。她在网络论坛上发现了关于“断骨增高术”的讨论,并通过添加发帖人梁某的微信加入了相关群组。在梁某不断保证手术是安全的,没有感染先例后,小梦最终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