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漳州两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5:15:00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我市东山县康美镇东沈村、长泰区林墩办事处林溪村榜上有名。

东沈村位于东山岛金銮湾畔,近年来,该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滨海旅游服务业、文创产业、休闲农业和海水养殖业等特色产业。东沈村还成立漳州市首家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积极打造生态农庄、渔家乐、果蔬采摘、民俗观赏等特色美丽乡村旅游样板,成为东山旅游聚集、打卡的主要目的地。林溪村按照“耕读古寨、温泉林溪”的定位,整合半月山温泉度假区、半月山马术俱乐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墩寨、奎璧齐辉楼等旅游景点,策划了阳光康养、古迹文化、亲子休闲、乡村风情等旅游线路,推出水果采摘、耕种、研学、赏花、垂钓泡汤等多元体验活动,积极打造以半月山为核心、集温泉度假与文创休闲于一体的休闲康养村。该村累计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建设美丽休闲乡村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把乡村的资源、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休闲农业,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好具有漳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记者 吴静芳 通讯员 叶桂玲)

来源:闽南日报

相关文章

  • 漳州两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我市东山县康美镇东沈村、长泰区林墩办事处林溪村榜上有名。东沈村位于东山岛金銮湾畔,近年来,该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滨海旅游服务业、文创产业、休闲农业和海水养殖业等特色产业。东沈村还成立漳州市首家农民旅游专业
  • 武夷之春踏歌行 千载文脉启新程 大美武夷,世遗胜境。山水为卷,镌刻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密码;文脉传薪,挥就“双世遗”活化利用的东方美学;创新运笔,绘就智慧文旅赋能全域发展的时代长卷。武夷山,这座“双世遗”之城正奋力书写文旅新章——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人气聚合、产业融
  • 走进长春!120个网红打卡地之长泰大桥 2024年,长春在100个网红打卡地发布基础上又一次解锁20个新晋网红打卡地,长春网红打卡地增至120个。为把网络“流量”变成游客“留量”,让“网红”走向“长红”,打造出更有生命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小布带您开启线上游览模式,每日点亮一个网红打卡地,漫观细品,走遍长春!长泰大桥(城市地标类)长泰大桥是长
  • 干货满满!这场会客厅里全是乡村振兴超绝实战经验,速来! 4 月 12 日下午,乡村赋能计划走进山东兰陵 “先锋话振兴 超级会客厅” 成功举办。节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选题代表、涉农单位、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权威媒体、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在中国三农发布、三农头条、农视网等数十个账号及平台同步直播,引发广泛关注。江苏省高邮市农业
  • 【多彩新论】乡村热土呼唤更多年轻人 在六盘水盘州市双凤镇大海村,有一群年轻人,他们选择扎根故土,深耕不息、融入乡村。他们用时间和成长证明,只要心中有梦想,人生一定能焕发出绚丽光彩。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繁华都市是理想选择,但不是必选项。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他们从城市归来,过着吹山风、数星星、听蝉鸣的“向往的生活”,他们
  • 渝见延边·“飞”尝不可 重庆—延边航空旅游推介活动举行 延边文旅微信公众号为深化延边州与重庆市的文化旅游合作,巩固并拓展延吉至重庆航旅市场,实现两地旅游资源共享与客源互送,4月11日,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携手延吉机场分公司与延边州旅游企业等赴重庆举办以“渝见延边·‘飞’尝不可”为主题的重庆—延边航空旅游推介活动。在推介会上,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
  • 村集体领办 蒲公英开出“致富花” “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摘自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春风拂过700栋温室大棚,双阳区平湖街道尚家村的“绿色银行”迎来丰收季。清晨,村民李铁山轻触电动卷帘机按钮,晨光倾泻在青翠的蒲公英田垄上,这个小村落正上演山野菜产业的振兴故事。“5栋大棚错峰种植,单是春节期间每公斤
  •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蓝田样本”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新支点。四年时间,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牢牢驻扎蓝田县大王村,以自身技术优势驱动村经济发展,让这个人口不足3000人的小村庄,在四年间完成了从传统种植村到智慧乡村的蜕变,展现出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智慧农业:破解传统种植困局的“数字钥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