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0:08:00    

林芝的桃花。 作者供图

●东 田

三月,当印度洋暖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藏东南的山谷便化作粉色漩涡,林芝的春天也自这粉色的漩涡中醒来。海拔三千米的林芝山谷中,桃林密布,虬曲枝干上缀满单瓣野桃花,据说这是桃花最古老的植株,较之江南的重瓣桃花,林芝的野桃花更有一种朴拙的味道,远望如菩萨指尖垂落的璎珞。这里的桃树无需人工修剪,枝丫天然虬结成敦煌飞天的姿态,年轮里镌刻着吐蕃王朝的月光。

德木寺从鲁朗南迁,翻过德木拉山口,至米瑞乡的德木弄则已逾300年,寺庙建在田野中间的台地上,俯瞰之下是米瑞一览无遗的乡野,村落阡陌,千年桃树掩映。被村庄与桃花林簇拥着的寺院内,住着一位年轻的活佛。某一日,年轻的活佛在桃林深处遇见了卓玛。那日,冰川融水正漫过玛尼堆,少女提着陶罐汲水的侧影,倒映在开满黄堇的溪涧里……他们以花瓣为笺,在《甘珠尔》经卷的夹页里传递情诗,直到某个黎明被巡更喇嘛撞破。清廷的谕旨比凋谢的桃花更快抵达——活佛名号被褫夺,发配青海途中暴毙。卓玛消失在桃花汛期的江畔,唯留经堂壁画上的度母眼尾,多了一颗朱砂点就的泪痣。

如今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的米瑞乡,仍能找到刻着六字真言的“情比石坚”的情人石,一株野桃树倔强地从一块巨大的石头中破石而出。当地人说月圆之夜把耳朵贴上去,能听见300年前的私语与经文交织的秘响;游人在桃树上挂满洁白的哈达,希望与情人的感情也能情比石坚。

1910年的秋猎大会,注定要改写历史的齿轮。当时灼灼桃花早已结下累累果实,桃树下人们无非干着这几件事:欢聚饮酒、赏秋骑马,还有射箭。当23岁的清军管带陈渠珍目睹西原策马拔竿,五色经幡正在他头顶猎猎作响。这位工布头人的侄女像离弦之箭,在十丈高的滑竿间腾挪如履平地,陈管代只觉西原“貌虽中姿,而矫健敏捷,连拔五竿……”《艽野尘梦》里轻描淡写的初遇,实则是命运抛出的绳索:彼时波密土王叛乱,联姻成为汉藏联盟的绝佳注脚。但如果西原本身并不中意,以工布少女宁折不弯的性情,婚事不能如此和顺。工布少女的爱如高原的阳光般坦荡、炽烈、倾其所有。娶了西原的陈渠珍像被开了外挂,工布少女时时救他于险情之中。第一战,征伐波密土王。同业失信,援军未至,西原几次从危险中救回陈渠珍的性命,陈渠珍败退至鲁朗。1911年春天的波密战场,成为这对乱世夫妻的炼狱与花房。当叛军的毒箭射穿营帐帷幔,西原挥刀劈落的瞬间,帐外野桃被血雾染成赭红色。溃退鲁朗途中,她攀上四十米高的云杉采摘野果,用体温融化雪水喂给昏迷的丈夫……

第二战,仍是征伐波密,等战毕归营,已是这年秋天。想来这对小夫妻的第一年婚姻生活,是由战场上生死相随、战中稍歇中的悉心相助中过来的。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时,拉萨正在飘雪。西原变卖所有首饰换来七头牦牛,告别林芝的亲人,和丈夫一起踏上九死一生的羌塘逃亡路。风雪迷途,食粮殆尽,沿途茹毛饮血,全靠有着高原生存经验的西原照应,陈渠珍才没葬身荒原……七个月后抵达兰州而后西安,这个曾无惧与群狼对峙并持枪击之的女子,没有倒在风雪交加的羌塘,却在西安安稳后高烧不退,死在丈夫的怀里。陈渠珍埋妻时种下的桃核,如今长成白塔山公园最老的树。后来的湘西王陈渠珍在《艽野尘梦》里,写到西原卒后,“述至此,肝肠寸断矣。余书亦从此辍笔矣。”

100年后的2016年,林芝人为陈渠珍和西原塑了一个雕像,从陈渠珍的故乡湖南凤凰县运至西藏林芝。湘西送来的红砂岩基座上,工布少女持缰远眺,衣褶里永远藏着几瓣不谢的桃花。陈渠珍之女说,西原啊,是对我父亲来说非常重要的女人,我们全家人都感激她。怎能不重要?怎能不感激?正是这工布少女豁了命奉献的爱,才成全这日后割据一方的“湘西王”,也让陈氏这一族有后辈子孙。拿命舍来的恩义,怎能不铭记一生。

这一年的春天,藏族姑娘拉姆给自家民宿前台换上新的桃枝插瓶。拉姆家在波密,家里开着家庭旅馆,正对着古乡湖和岗乡的桃林,每年林芝的桃花开时,游客风一样来来去去,大多是年轻人。这一天,拉姆的家庭旅馆来了一队拍摄纪录片的深圳摄制组。组里的摄影师是个高大爱笑的小伙子,除了专业设备还背了台当时比较少见的无人机。小伙子经常给拉姆看他走过的地方,拍过的风景。离开的前一个晚上,拉姆将桃核做的嵌有绿松石的护身符送给了小伙子,而小伙子给姑娘留下了无人机,鼓励她用另一个视角去看更大的世界。后来拉姆背上行囊带上无人机,去了拉萨,去了广州,还去了深圳,看了南海戏过了大梅沙的浪。再后来,她和摄影师结了婚,有了两个可爱的宝宝,在深圳住了几年,又回到了林芝,只是这次回来,身边没有了高个摄影师。她已看过了万千世界,依旧觉得古乡湖边的这片桃林最美。这几年民宿的生意越来越火爆,拉姆带着全村人都做起了民宿和精品客栈,并且牵头成立了民宿协会互相学习统一培训和推广……

地质学家在林芝发现过碳化桃核,测定为公元6世纪的遗存。这些曾见证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古老植株,如今依然遵循着千年不变的物候密码:惊蛰萌蘖,春分绽蕾,谷雨落英。当雄桃的花粉随风扑向雌蕊柱头,方圆十里的空气都会变成粉色蜜糖。

暮色降临时,我跟随转山人走向苯日神山。峭壁上的古桃树在风中舒展枝丫,恍如展开《格萨尔王传》的卷轴。月光下,300年前的活佛、百年前的西原、当下的拉姆,她们的故事在桃胶的清香中重叠。一只朱雀啄食熟透的野桃,振翅时抖落的种子,正飘向某个即将开篇的春天。此刻终于懂得,为何藏地传说总将桃树视为时空驿站——每朵花都是未写完的情书,每颗果都是待拆封的轮回,而盘根错节的树瘤里,锁着无数未及言说的往事。当我们仰头饮尽桃花酿时,三千年的光阴都成了琥珀色的醍醐。

(作者系资深旅者)

相关文章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林芝的桃花。 作者供图●东 田三月,当印度洋暖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藏东南的山谷便化作粉色漩涡,林芝的春天也自这粉色的漩涡中醒来。海拔三千米的林芝山谷中,桃林密布,虬曲枝干上缀满单瓣野桃花,据说这是桃花最古老的植株,较之江南的重瓣桃花,林芝的野桃花更有一种朴拙的味道,远望如菩萨指尖垂落的璎珞。这里的桃
  • 西藏限定春日 坐上复兴号高原列车,从雪山脚下出发,穿越桃花、青稞和森林,看春天在海拔3000米“放映”。这趟拉萨到林芝的旅程,是西藏给你的春日专属滤镜!……戳视频!跟着镜头一起发现西藏,欣赏一个西藏限定版春日。来源:中国日报网
  •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受访者供图“山白”的资料书籍。 龙玲玲摄(人民视觉)向宏俊在“山白”的创作基地做景泰蓝茶盘。龙玲玲摄(人民视觉)从古丈西站出发,辗转深入大山。道旁青山耸峙,白云悠悠,田舍俨然,40分钟后,拐过几道坡梁,进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断龙山镇梅塔村,隐
  • 第一届桃花山文化旅游节点燃市民踏青热情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踏青好时节。日前,第一届双塔区桃花山文化旅游节火热开幕。当天人气很旺,游人达到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约60万元。记者看到,桃花山景区路两边桃花开放,主景区路两旁摆满了摊位,出售土特产品、民俗摆件挂件、各种特色小吃、时令水果等。人流如织,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敲锣打鼓声,热闹非凡。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