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机器人马拉松“名场面”刷屏!“宇树摔倒”引热议,最新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0:35:00    

4月19日7点30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完成21.0975公里的赛程。

画面显示,身高1.8米的天工Ultra机器人踩着小碎步,高频冲刺。

顶着“小巨人队”名号,却是参赛队伍中最矮机器人的北职大“0306”小巨人,在跑步时还不忘挥手回应观众,赢得一片回应声。

唯一的美女机器人“幻幻”刚开跑就罢工了,还有机器人头部掉落,被扶起后继续比赛。

钢宝队选手幻幻机器人(中)在比赛中。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有的机器人,松弛感拉满,反而超过了一个个跑摔的机器人,诠释了一种“慢既是快”的人生哲学。

还有不少机器人参赛不为名次,主要来刷存在感,走着走着就对着镜头表演起来。

机器人选手之间有着非常大的体型差异,但长大长腿的高个儿,不一定就比小个子的机器人有优势。

机器人不会喊累,但会用光电量。

除了续航告急,长时间的行走还会造成机器人关节的过热,需要人类队友及时为其喷射冷却液,也是在测试一种平时实验室中少见的场景。

在起跑阶段,几乎每一个机器人的出场都会引起观众的欢呼叫好。更有参赛的跑者表示,“今天没有PB(个人最好成绩),只想看机器人”。

同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收官,比赛结果出炉——

第一名 天工队 无更换人 总用时2:40’42” 最终2:40’42”

第二名 小顽童队 更换一次机器人 总用时3:27’50” 最终3:37’50”

第三名 行者二号队 更换两次机器人 总用时4:00’56” 最终4:25’56”

据了解,本次比赛除评定冠亚季军外,组委会还评定了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步态奖、最佳形态创新奖等专项奖。特别的是,颁发给机器人选手的奖牌,是机器人的形状。

宇树机器人G1出现在终点,公司回应:官方并未参赛

比赛现场,曾展示了“鲤鱼打挺”“侧空翻”等高难度复合动作的宇树科技G1,却开跑即摔倒。

有媒体报道称,宇树科技官方并未参赛,本次是第三方客户购买的G1机器人参赛。

随后,宇树科技回应:“有好几个独立团队在使用(G1人形机器人),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请大家不要误解。”

据了解,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今年不仅将时速从6千米/时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还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变得更聪明。

天工队发言人魏嘉星说:“为在此次马拉松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攻克了本体的稳定性、轻量化设计、关节长时间运动易发热等硬件难题,还通过优化运动控制算法,进一步增强了关节协调运动能力、步态协调能力和复杂地形通过能力等,参赛过程中‘天工Ultra’的配速为7—8千米/时。”

有媒体评论称,尽管“糗事”不少,一些机器人步态看起来略显扭捏,并不如人类的步态连贯。但在比赛现场,人类参赛选手和观众都对机器人报以极高的热情和宽容,不停地鼓劲加油。

科技的持续创新离不开包容的土壤,大胆尝试,今天人形机器人迈出的每一小步,或许是科技与产业迈向未来的一大步。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齐鲁晚报、新华社、新京报等

转自:环球时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 机器人马拉松“名场面”刷屏!“宇树摔倒”引热议,最新回应 4月19日7点30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完成21.0975公里的赛程。画面显示,身高1.8米的天工Ultra机器人踩着小碎步,高频冲刺。顶着“小巨人队”名号,却是参赛队伍中最矮机器人的北职大“0306”小巨人,在跑步时还不忘挥手回应观众,赢得一片回应
  • 人机共跑马拉松,从赛道到生活!北京正在量产现实版“变形金刚”! 今天(4.19)上午,全球首个“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同场竞技。全程21公里的赛道,机器人不仅要爬坡、过坎、拐14个弯,还有轨道障碍需要跨越,可谓高难度竞技!而在美轮美奂的泡桐大道上,机器人和人共同奔跑,这样的画面不仅赏心悦目,更让人感觉振
  • 广信科技:靠超95%本科以下的员工竟撑起暴涨的毛利率,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令人生疑|IPO观察 4月23日,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信科技”)将北交所IPO上会,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钛媒体APP注意到,近几年广信科技的业绩持续暴增,经营性现金流也在好转,债务压力较小,账面上还“躺着”1亿元现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却急于上市募资补流,合理性令人费解。毛利率方面,广信科技的
  • 工信部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已经实现了‘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既能演杂技、扭秧歌,也能搬重物、拧螺丝,在制造场景加快落地,例如辅助汽车生产线装备作业、助力智能分拣搬运等。”熊猫机器人优悠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教游客打太极4月18日
  • 10万亿大市场,开抢 2007年,科幻电影《变形金刚》上映,不仅让许多机械迷的梦想照进现实,更为工业未来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自由变形的机械生命体,令无数人心生向往。2022年,特斯拉将自研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命名为“擎天柱”;2025年3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布视频宣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在今年进入试生产阶
  • 机器人产业百花齐放 “中国智造”内销外贸通吃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4月17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进入第三天,在本届广交会上,人气最为爆棚的展区莫过于今年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几乎每一家机器人公司展台前都聚集了大量外国人,不断惊呼“Amazing(太神奇了)”!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参展本届广交会的机器人公司不仅数量
  • 华尔科技 100 万美元设立境外子公司注册完成 2025年4月18日,华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3 年 1 月 3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在日本东京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日本华尔科技株式会社。该子公司主营袜子等纺织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零售,总投资 100 万美元,以美元现汇出资,资金来源为企业自有资金,由华尔科技集团股份有
  • 近九成受访者认同国产科技品牌是我国创新实力的体现 扭秧歌的机器人、翻跟斗的机器狗、“空中飞的”……曾经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近在眼前,国产科技品牌也在飞速发展。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8%的受访者在购买科技类产品时会优先考虑国产品牌。62.4%的受访者认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