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漂洋过海的武当山异乡修行者,有的已经拿到中国绿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23:17:00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清晨5点半,武当山玉虚宫的晨钟,宛如一把锐利的长剑穿透层层薄雾,在沉睡的山林间回荡。大殿前广场上,一群身着白色练功服的异国身影已随太极招式舒展筋骨。欧洲的白皙面容与美洲的褐色肌肤,在行云流水的动作中达成奇妙统一。身高1.9米的美国青年杰克·平尼克鹤立其间,盘着道家发髻的身影被朝阳镀成金色剪影——这个曾痴迷李连杰功夫电影的伊利诺伊青年,已在武当山修行14载。

杰克前不久拿到了中国“绿卡”

跨国寻道者的破茧之路

2003年,20岁的杰克跨越重洋抵达武当山门时,与他同期的30多名外籍学员正经历文化休克:零下5度的晨练中,竹板拍打身体的脆响与山风呼啸交织;因动作失误被罚蹲马步时,青石板上的寒气直刺骨髓。当半数学员选择放弃时,杰克却在颤抖中顿悟:"疼痛是身体与大地建立的信道。"

爱尔兰人阿伦的觉醒更具隐喻色彩。作为家族第三代油漆工,他的人生曾被松节油气味禁锢,直到在斑驳墙面上窥见武当纪录片里的太极图。"那些招式像在给锈蚀的神经做推拿。"如今他能在三小时站桩中,将伦敦地铁的拥挤幻化为气息流转。而法国人马克的蜕变堪称奇迹——20年前坠落事故导致的运动障碍,在养生功法中冰雪消融。如今他每日沿明代御道探访古建,道袍下曾经僵硬的关节,已在紫金城巅的雾霭中画出完美圆弧。

法国人马克的故事则更加传奇。他曾经遭遇过一次坠落事故,导致行动受限。他四处求医,尝试了各种西医的治疗方法,但都没有效果。他的生活陷入了绝望,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毁了。

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武当山的养生功法。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武当山。当他第一次看到那些修行者们练习太极拳时,他被那优美的动作和深邃的内涵所吸引。他开始跟着师父学习养生功法,每天坚持练功。起初,他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效果,但他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

慢慢地,奇迹出现了。他的身体开始有了好转,他的行动变得越来越自如。如今,他已经在山中定居二十年了。每天清晨,他都会穿着一身宽松的中式服装,沿着山间的小路步行探访古建筑。他最喜欢的地方是玄岳门,每次站在那里,他都会感受到一种治愈身心的力量。他说玄岳门就像他的一位老朋友,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陪伴着他,给他力量。

杰克在武当山习练武当武术

从“形”到“神”的文化共鸣

武当武术以柔克刚的哲学,就像一把钥匙,为外国人打开了认识道家文化的大门。

杰克最初被八仙棍的招式所吸引。那棍法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如猛虎下山,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他看着师父挥舞着八仙棍,眼中满是羡慕和渴望。他开始刻苦练习,每天都在练功场上挥汗如雨。

然而,真正让他扎根武当山的,是武术背后的道家思想。师父告诉他,练武不是为了击败他人,而是为了与自己和解。西方搏击强调对抗,而武当功夫讲究内外兼修。这一理念与他幼年目睹的宗教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他的家乡,有十多种教派,他们彼此争执不休,为了各自的信仰而争吵甚至打斗。而道家不劝人“相信”,而是教人“认知”,这种包容性让他感到震撼。他开始深入学习道家思想,阅读《道德经》等经典著作。每一次阅读,他都能从中领悟到新的道理。

文化的渗透不仅限于武术。清晨练功后,杰克常常手持洞箫,漫步在剑河畔。那剑河的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他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轻轻举起洞箫,放在嘴边。洞箫的音色悠扬婉转,与太极的呼吸节奏天然契合。那悠扬的箫声在空气中飘荡,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乐章,让人陶醉其中。

他认为,洞箫是“用音乐修炼心性”的工具。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洞箫,他编写了英文版《入门洞箫》,成为美国首部洞箫教材。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许多专家。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感受洞箫的魅力。

在海拔千米的武当白马山五仙庙,来自14国的学生们每天都会聚集在一起。他们坐在古朴的教室里,诵读着拼音标注的《道德经》。那朗朗的读书声在山间回荡,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他们还学习刮痧、针灸和草药学等中医知识。

德国学生克里斯对太极动作非常痴迷。他用笔记本画满了“小人图”,记录着每一个太极动作的细节。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画着各种不同姿势的小人,每一个小人都栩栩如生。他说,通过画这些小人图,他能更好地理解太极的动作和内涵。

希腊学员则对雷火疗法充满了好奇。他们尝试用雷火疗法为同伴驱寒。在一间温暖的房间里,他们点燃了雷火,那熊熊的火焰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雷火放在同伴的身上,看着同伴脸上露出的舒适表情,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修仙”并非玄虚。五仙庙的作息严苛如时钟。每天4:30,当天空还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时,学员们就得起床练功。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冷的空气中活动着身体。5:00,早课开始了。他们整齐地坐在教室里,聆听着师父的教诲。

午休时,他们遵循“子午觉”的原则,静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他们的饮食也非常简单,仅限素食。饭后,他们还需以开水涮碗并饮下“回龙汤”。尽管条件艰苦,木板床硬邦邦的,旱厕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徒步运物资也非常辛苦,但每年仍有近400名外国人报名。

爱尔兰人诚良在此修行7年了。他说,现代人沉迷手机,大脑被信息压垮。而道家教他们“慢下来”,在静默中找回平衡。在五仙庙的日子里,他每天都会早起练功,然后坐在山间的石头上,静静地思考人生。他学会了放下心中的杂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一群老外在武当山习练武当武术

异乡人的“第二人生”

对许多外国人而言,武当山不仅是修行地,更是重塑生活的家园。杰克与中国姑娘曹玲玲的婚姻,曾经被当地人视为“文化冲突的冒险”。两人初次相识时,语言交流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他们只能用100个单词进行简单的沟通,常常因为语言的误解而闹出笑话。

然而,他们对武术的共同热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一起在练功场上练习太极拳,一起探讨道家思想。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了解了彼此的文化和习惯。

杰克始终坚持着中式生活。他学会了煮甜酒鸡蛋,那香甜的味道让他想起了在中国的日子。他还自己种茄子,看着那嫩绿的茄子苗一天天长大,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如今,他们的混血女儿曹琳娜已经长大。她聪明可爱,能熟练地打太极,还能弹奏古筝。她自称“中美人”,身上融合了中美两国的文化特色。她在练功场上的身影,就像一只灵动的小鸟,充满了活力。

文化的融合也催生了新的传播方式。疫情期间,杰克通过短视频开设了线上课程。他坐在明亮的房间里,面前摆放着电脑和各种教学工具。他认真地讲解着太极、洞箫和道家哲学的知识,学员们通过屏幕认真地聆听着。他的课程吸引了来自50余国的学员,他们在屏幕的另一端,跟着杰克一起练习太极拳,感受道家文化的魅力。

他的美国“师兄”回国后开设了武馆。在武馆里,他将武当功夫融入现代健身体系。他的武馆里,有先进的健身设备,也有传统的武术器械。学员们在这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学习到正宗的武当功夫。

法国学生诚凤取得医师资格后,在巴黎创办了道医馆。道医馆里,摆放着各种草药和针灸器具。她用针灸和草药疗愈身心,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她的道医馆里,常常坐满了患者,他们对诚凤的医术赞不绝口。

武当山的影响力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展。据统计,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上亿人练习太极拳,武当武术协会已在海外设立34个分会,每年有3万外国人赴山习武。而杰克的目标更加深远。他希望在中美各建一所文化中心,让“身法、心法与精神修炼”成为跨文明的桥梁。

习练武当武术

文化共通的“道”与“术”

武当山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对外国人而言,道家文化既是身心疗愈的“解药”,也是对抗现代性焦虑的哲学指南。

杰克在《道德经》中读懂了“致虚极,守静笃”的平衡之道。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欲望所困扰,心灵变得浮躁不安。而道家思想让他学会了放下心中的杂念,保持内心的平静。

阿伦通过太极学会了“与压力共存”。他曾经被生活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在练习太极的过程中,他逐渐明白了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与它和谐相处。

马克则在古建筑的沧桑中感悟到了“无常即常”的道理。那些古老的建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在那里。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让马克明白了人生的无常。

这座山的魅力,更在于它消解了文化隔阂。五仙庙的义工小熊观察到:“外国学生比中国人更能适应艰苦条件,因为他们将此视为修行。”在五仙庙的日子里,外国学生们和中国学生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练功。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杰克的中外弟子们,无论是上海的程序员,还是比利时的工程师,亦或是美国的家庭主妇,都在太极的一招一式中,找到了共通的平静。他们在练功场上,忘却了身份和国籍的差异,共同沉浸在太极的世界里。

傍晚,玉虚宫的夕阳为古殿镀上了一层金边。那金色的光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让它们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杰克结束了一天的教学,他带着女儿曹琳娜来到剑河畔。他们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合奏一曲《流水》。

洞箫声悠远,太极拳绵延,山间的云雾聚散如常。千百年来,武当山始终以包容的姿态迎接四海求道者。这些异乡人的故事,不仅是个体的蜕变,更是文明对话的缩影。当金发变成黑发,当“功夫梦”升华为文化信仰,这座道教圣山证明:真正的“道”,从不在庙堂之高,而在众生践行的日常。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 漂洋过海的武当山异乡修行者,有的已经拿到中国绿卡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清晨5点半,武当山玉虚宫的晨钟,宛如一把锐利的长剑穿透层层薄雾,在沉睡的山林间回荡。大殿前广场上,一群身着白色练功服的异国身影已随太极招式舒展筋骨。欧洲的白皙面容与美洲的褐色肌肤,在行云流水的动作中达成奇妙统一。身高1.9米的美国青年杰克·平尼克鹤立其间,盘着道家发髻的身影被朝阳
  • 江永:洋紫荆花绘春屏 满树繁花似云霞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蒋军 欧阳文)春深四月,江永浸润在暖春气息中,微风轻拂,洋紫荆如期盛放,这般梦幻景致引得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走进金龙公园便能看到,粉紫色花朵如云霞般漫卷公园,或缀满枝头肆意盛放,或随风飘落铺就花毯,一树一树的紫荆花,粉紫色的花朵跃满枝头,一朵朵,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画,美不胜收
  • 四川省白玉县多方位简介 #四川#​#四川甘孜州#​#甘孜州白玉县#​#白玉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 白玉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带,横断山脉北段沙鲁里山地段。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县境西缘,形成181公里的壮丽峡谷,并有赠曲、偶曲、降曲三条支流平行
  • 闪电评论 | 共绘全域旅游新蓝图 书写新的诗和远方 春风拂面,万物竞发。4月24日-25日,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德州举办,大会以“好客山东 德行天下”为主题,打造一场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化盛宴、旅游盛会。从行进式沉浸观演到非遗美食嘉年华,从18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到154.5亿元投资落地,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
  • 创聚浦东!上海统战文化“步、寻、尝”2025年首场活动→ 编辑: 蔡凌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太原举办 据新华社电 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山西太原出席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并讲话。  与会嘉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高度重视,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全民阅读积厚成势、兴化成风。读书是最基本的文化建设,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全民阅读,让读书
  • “悦读诗经 认识家乡路”,航空港文化盛宴陆续“上菜”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通讯员 林婷婷 李静“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4月24日上午,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银河办事处盛世丰园党群服务中心,“悦读诗经 认识家乡路”之“‘讲·诗情郑风’请你来听”活动现场,二百余名市民齐声吟诵《郑风·有女同车》,诗声琅
  • 苏州这场延续五百年的“盛会”,在阳澄湖畔启幕 今天(4月24日)圣堂庙会在苏州阳澄湖畔精彩启幕这场延续五百年的“盛会”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旅深度融合奉上了一场视听与文化的盛宴一大早,阳澄湖畔已是人声鼎沸。来自度假区(阳澄湖镇)及周边地区的民众整装出发,两面大锣(对锣)鸣锣开道,各种会班、民间文艺队伍在吹打弦乐声中缓缓而行,边走边演。现场,舞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