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通讯员 林婷婷 李静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4月24日上午,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银河办事处盛世丰园党群服务中心,“悦读诗经 认识家乡路”之“‘讲·诗情郑风’请你来听”活动现场,二百余名市民齐声吟诵《郑风·有女同车》,诗声琅琅,古韵悠扬,跨越千年时空的诗意在此刻激荡交融。

本次活动以《诗经·郑风》为纽带,特邀《诗经》研究专家、郑州四十七中图书馆馆长崔晟和中原孔子书院院长焦金鹏与市民共话《郑风》故事,解码路名背后的文化密码,让市民们在经典诗句中,重识郑州航空港历史文化底蕴。
据介绍,郑州航空港是历史上郑国国都东郊之地,既有《诗经·郑风》的浪漫诗篇,又有苑陵故城的千年印记,还有中原农耕文明的根脉传承。舜华路,洵美路,如舞路、重英路、遵大路、明星路……辖区内有46条道路名称来自诗经,处处可“路遇”郑风之美。

“再读《诗经》,接受了传统文化洗礼,第一次发现每天走过的街道竟这么美。”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感受到了《诗经》的魅力,也读到了港区文化!”
参加活动的市民和各局委、乡镇(办事处)代表,纷纷向记者表达对《诗经》的喜爱——目前,郑州航空港以诗为媒,已组建120人的银发诗情团、青春诗路团、少年诗华团,以“老中青”三代同堂共续文脉、共建家园。

“本次活动是将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与本土文化传承创新深度融合的一次探索,旨在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感,让经济腾飞与文化繁荣同频共振。”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还将通过更多丰富多样的活动,打造“诗经文化IP”,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都能成为“文化传承者”,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据悉,“‘讲·诗情郑风’请你来听”是“悦读诗经 认识家乡路”活动四个环节之一,“‘读·诗路回响’请你颂读”、“‘行·诗意归家’请你同行”、“‘写·诗风再起’请你动笔”三个环节将在5月13日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