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介绍,《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
陆磊提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深化金融制度性开放,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政策体系,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便利化,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顺应市场和经营主体需求,加大金融对“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能力。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行动方案》。
陆磊表示,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前进、成效显著,特别是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到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7%,这不仅是上海对标国际规则、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金融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标志。
据介绍,在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过程中,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超越单一融资,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的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市场和产业特性“量体裁衣”。
陆磊介绍,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动方案》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认真做好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工作,切实支持企业“走出去”,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红星新闻记者 刘亚洲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郭宇 责编 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