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空城阎良】
什么是幸福“1+6”?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红旗社区,有自己的答案。2021年该社区推出了“幸福红旗合伙人”品牌项目,通过社区党建引领,联合其他党建、团建、志愿关爱、文化体育、社区治理、商圈六大类合伙人力量一起加入,建设双向奔赴的幸福生活。
这不通过社区的商圈合伙人,52岁的社区居民陆文平,在家门口的便民集市上就吃到了家乡洛南的豆腐,浓浓的乡愁让他用陕西话“聊咋咧”,在朋友圈表达着一种普通人的幸福滋味。

合伙人发挥力量
4月的一个早晨,红旗社区的便民集市上很是热闹,购物、义诊、义剪……摊位上秩序井然。居民们前一天在社区群里看到了通知,一大早就在广场上来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好吃的洛南豆腐更是受到追捧。一位大妈尝了下刚炸好的油糕,软糯香甜,溢出的红糖汁还冒着热气。
社区联合商家的便民集市每周三都会开,早上七点钟,居民们就热情高涨地来了。
小区有7000余居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到了三分之一,以前购物,最近的超市也要走大概15分钟的路程,老年人腿脚不便利,所以家门口的集市对他们来说,提供的不仅仅是方便,更是社区对居民们一种特殊关心。
“11点不到基本都卖完了,每次都有100多居民会来。”听社区书记赵玮聊“幸福合伙人”,你会觉得社区治理就是要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联合多方力量,才能达到共治、共建、共享的幸福。
四月暖风和畅,樱花树下一地落蕊,草木葱茏,社区里休闲娱乐的居民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着这个季节独有的浪漫。
红旗社区属于试飞院的单位社区,从2018年到2021年,国有企业改革,将社区全部移交政府,企业退休人员也都纳入社区进行管理。对比企业管理的模式变化,让社区居民们起初有很多因为不适造成的落差感,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他们都会想到找社区解决,加上三供一业改造的遗留问题,这让社区的工作显得异常繁忙,常常会因为资金和人员不足的问题,暴露出诸多治理的短板。
“幸福红旗合伙人”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创建的,通过党建引领的“1+6”模式,倡导合伙人发挥力量,共同加入,达到共治共建共享。
“截至目前已经有80多家合伙人加入社区。”赵玮表示,为了更好的发展,去年7月份,红旗社区试点发展社区经济,建立社区基金,将经济利润在社区建设中再反哺居民。

红旗社区的花园里有一个双拥文化广场,里面专区展示了8位从这个小区走出的试飞英雄,所以小区的居民们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去年8月,社区和商圈培训机构合作,招募小小讲解员,讲解这些试飞英雄的故事。讲解员主要来自社区九到十岁的小学孩子,经过10节课的正规培训,让孩子们能在居民面前自信自如地进行讲解展示,在能力提升的自豪感中,增强家国情怀。
据说招募的时候有20多个孩子报名,刚来的时候孩子们做自我介绍都很害羞,没想到培训的结果让人惊喜。那天四年级的王奕雯就在讲解员的队伍里,她讲解的是李中华的事迹,流畅自信的表达带着居民们回顾了这位试飞英雄的高光时刻。
招募讲解员的时候,培训机构肯定是收费,但是作为社区的商圈合伙人,学费自然是低于市场,这样机构和社区就更会更有粘性,用社区工作者的话说,就是希望合伙人是一个长效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搞个活动就结束。
双向奔赴的幸福
上午10:00,72岁的王忠和从社区广场的药店出来,买了一盒药准备回家。药店就在社区的广场,对他们这样的老年人来说确实便利了很多。过去买药,他们也是要走15分钟到街上的药店去,这个路程不能说很远,但是对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却也不近,所以当药店成为合伙人进入社区的时候,老人们还是双手欢迎。
下午3:00,试飞院武警中队30岁的战士丁正,来到社区居民80岁独居老人杨敬家里,打扫完卫生,两个人坐在沙发上开心地聊天,暖阳透过窗户,映在墙上斑驳的影子。
来自四川的丁正讲着武警中队训练的日常,还有他们比武大赛的精彩,杨敬听得津津有味,也拿出家里的相册,回忆着她年轻时当教师的那些美好岁月,时光在那一刻像极了温馨的影视剧画面,配着娓娓道来的民谣,诠释着“岁月静好”。
杨敬的女儿在东北工作,老人不愿意离开社区,离开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但是又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尽管社区一直告诉她有任何事情都可以联系,也会带她参加很多活动。
直到丁正的出现,让杨敬觉得这种像子女一样被关心的温暖,让她生活色彩不再那么单一。

“老人们需要被关爱,需要温暖的心灵陪伴,官兵们也想做志愿,联合社区后,就更能有针对性地给老人提供帮助。”社区表示,这种合伙,能让他们进入老人家里进行更好的志愿服务,而不是简单地在小区做个学雷锋的活动。目前,红旗社区的志愿关爱合伙人,包括了驻区单位的团委,企事业单位,派出所、交警队、医院、诊所,公益组织等20多家。
去年年底杨敬的女儿回家,听母亲讲述着和志愿者一起包饺子的幸福,她很是感动,第二天她给社区写了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作为女儿的最真诚的谢意。
这个季节,红旗社区里的紫藤花正在绽放,饱蘸浓墨的绚丽的色彩让人心醉,几位居民在花香里吹拉弹唱好不惬意。
62岁的惠增尚夫妻一辈子爱好文艺,退休后他们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团,团里的很多设备都是夫妻俩自费采购的,对他们来说,除了自娱自乐外,能在居民们前面正式演出,也是大家很期待的事情。
自从成为社区的文体合伙人,惠增尚和大家就更快乐了。每年七月的纳凉晚会,他们会和其他旗袍协会、乐队、艺术团、舞蹈队等社区合伙人一起,给居民们带来一场走心的大型演出。
去年七月的那场纳凉晚会,一共12个节目,参与的演员多达100多人,让居民们很是激动,也让那个夏天的夜晚沁人舒爽。社区给了文化合伙人展示的平台,他们就给社区居民带来丰富的文艺体验,这大概就是双向奔赴的幸福。

不仅如此,社区也陆续和很多文体机构合作,给居民们带来绘画、舞蹈、乐器、羽毛球、游泳等诸多公益课堂,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对文体机构来说,也是他们展示自己实力获得良好口碑的最好机会。
共治才能够共享
社区还和试飞院老年大学合作,定期给居民们带来了更专业的节目演出。
忙完演出的事情,周末的时候,社区书记赵玮在家可以休息下,这时有居民给她打电话,说自己楼栋有个女孩在窗户大喊很是危险。
“联系派出所民警一起去了,看见一个女孩在窗口自言自语,情绪不是很稳定。”赵玮说,她是后来才知道这个16岁的女孩患有精神分裂,父母去上班了,害怕出意外才把女孩反锁在屋里的,没想到这一天女孩发病显得很是烦躁。
门是反锁的,赵玮急忙联系家长,隔着门和女孩大声聊天,努力安抚着她的情绪。
好在女孩父母及时赶回家,他们情绪很低落,之前一直给女孩治疗,但觉得是种隐私,不愿意向任何人透露孩子的病情,和这个家的状况。

看着凌乱的家,赵玮很是感触,她想打开父母的心结,联系了志愿关爱合伙人某医院精神科,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的治疗。
父母打工的收入都不高,为了减轻负担,赵玮给孩子积极申请了低保。毕竟是社区的居民,对赵玮他们来说,希望大家都会因为在一个社区居住而有更幸福的体验感。
所以在赵玮的心里,对于社区治理来说,更多诸如物业、社区业委会、辖区派出所等合伙人的参与,才能达到共治,更好地创建幸福社区。
赵玮想起一件事,小区里有个特别爱学习的阿姨,别看80多了,但是学习的劲头很足,也正因为如此,遇事喜欢较真,经常会在小区的居民群里发表一些个人的言论,有时候也会把对物业管理的不满用一种抨击的极端言论表达出来。
前段时间,她楼洞口的一棵皂角树莫名地枯萎了,阿姨很是激动和不满,毕竟这棵皂角树是小区建设的时候就栽种的,她对小区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感情,更何况是棵大树。阿姨总认为是物业没有管理好导致皂角树枯萎,进而上升到物业对小区绿化的管理出了问题,需要整顿。
赵玮一直给阿姨做工作,但是效果甚微。
几天后,赵玮把物业、业委会都集合在了一起,针对阿姨提出的质疑,研究解决的办法,最后大家一致表示,即使皂角树的死亡是因为病害的客观问题,但是物业也会举一反三,做好小区目前缺损绿化的补栽和现有枯树的修剪处理。
从这以后,赵玮每个月都会把社区治理合伙人聚在一起,一起研究社区治理中出现的新的问题,达成共识,提高治理的水平,促进大家一起为幸福社区做好工作。

手记:
社区合伙人,这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案例。
但是作为航空单位的有着7000多人的居民小区,红旗社区的“1+6”幸福合伙人,又因为独特的基层治理理念和实际有效结合,总结出一套社区居民幸福的密码。
从2021年合伙人品牌理念的提出到初见成效,再到现在发展壮大,这个社区一直在探索社区合伙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满足居民需求是根本,挖掘合伙人的资源优势的同时,社区还要寻找合伙人的需求,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将服务最大化,让居民满意度更高,合伙人主动性更强,达到双赢的效果。
现在,社区已经由之前单向寻找合伙人,到合伙人主动找上门,要求为居民做服务,这也正体现了“幸福红旗合伙人”的核心密码:共治、共建、共享,让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体验。
本文来自【中国航空城阎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