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崇正书院重新开放,小长假游人争睹“最火”木绣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5:33: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者按】春花烂漫,处处游人涌动。遍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遗产的江苏大地上,春花+古建成为出片顶流。花园城市久久为功的建设与管理,建筑遗产步履不停的修缮与利用,共同造就了这般胜景。让我们跟随春花的指引,一路赏读城市与建筑。

4月1日,南京清凉山公园崇正书院重新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迎来了汹涌的客流。穿堂过巷,白墙黛瓦间,两株雪团般的木绣球花团锦簇,成为假日游人争睹的“顶流”。透过雕花木窗,只见团团莹白,片片深绿。

木绣球花团锦簇,成小长假赏花“顶流”。 邓宇轩 摄

时隔三年再开放,崇正书院的木绣球再度名声大噪。“这两棵树,咋就吸引这么多人?”游客中,一个东北奶奶发问。她满头白卷发,如顶戴一朵绣球花。“重要的是这里的历史和意境,”女儿回答,“妈,这就是江南。”

透过花窗,木绣球郁郁葱葱。邓宇轩 摄

现在的崇正书院是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书院遗址上创建,它曾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最大的书院。创建者为时任南京督学御史的耿定向,取名“崇正”,取文天祥“天地有正气”之意,推崇正传儒学。后几经兵燹火灾,一度破败至无人问津。

1980年,南京市政府拨款重修崇正书院,由东南大学著名建筑专家杨廷宝教授亲自指导,历时两年竣工。现存地上建筑即为此次重修后的复建建筑,由一殿、二殿、三殿、东西游廊、凉亭、江天一线阁等建筑组成。

院中两棵木绣球树龄约四十多年。据清凉山公园一位老员工回忆,它们是杨廷宝重修崇正书院时期种下,今已亭亭如盖。

光影间诉说着往事。邓宇轩 摄

多年来,崇正书院受阴潮环境和地质灾害影响,院内多处建构筑物残损严重,不仅影响外观形象,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其位于清凉山公园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坡度起伏大,坡体陡立,2022年,南京市石头城遗址管理处先对崇正书院两侧边坡进行了地质灾害专项治理,又于2024年3月15日开工修缮书院,同年12月完工。

“这次修缮难度大,用时长,比如门窗上的油饰,需要工人一点点手工剥离。就连每一块砖石与木料,我们都要先判断它能否继续发挥作用,尽量使用原先的材料,取出、修复、重装,整栋建筑才能‘修旧如旧’。”负责指导这次修缮的南京市石头城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张琪说。

木绣球有“高洁”之意。 邓宇轩 摄

在修缮过程中,常常有游客拉住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打招呼:“你们千万要保护好这两棵木绣球!”

在张琪团队看来,这两棵木绣球与建筑早已融为一体。木绣球花形圆润,树形雅致,在江南园林中,常与亭台假山搭配,花影扶疏,相映成趣。其花色洁白如雪,又常被引做“高洁”之意。若没有它们,书院便缺少气韵;若没有它们吸引来的赏花人,书院便缺少生机。因此,在修缮过程中,施工队请专业园林养护人员对树枝树干进行修剪、包裹处理,杜绝工程对木绣球正常生长的影响。

人与花,花与建筑,和谐共处。三年后甫一开门,崇正书院便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也赠予金陵城一院皎洁葱郁的繁花。

花影扶疏,这就是南京的春天。 邓宇轩 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放后的崇正书院也将继续筹划一系列研学游学活动、开展文化雅集,让书院有更多实用功能。4月2日,在崇正书院内,一群穿着蓝色校服的初中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时而聚集在展板前小声读书院的历史故事,时而对着一朵枝条垂落的木绣球深嗅细看。张琪笑着告诉记者:“这是附近二十九中的孩子来上户外课。”

崇正书院的一砖一瓦都是文物。不日后,它将迎来整体修缮后的又一次工程验收。游客大量涌入,观赏热情高涨,这对书院的保护与管理是不小的考验。

但无论如何,书院都要敞开门,让春花、古建和游客面对面。张琪说:“崇正书院和这两棵木绣球是大家的。我们希望游客在这一院一花中,尽情享受南京的春天。”

监制:杭春燕

策划:王晓映

本期统筹:杜雪艳

采写:陈雨薇

摄像:邓宇轩

视频文案:吴盈青

剪辑: 邓宇轩

配音:董双

美编:郑玲玲

相关文章

  • 监督助力擦亮“旅居昆明”品牌 全力守护“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掌上春城讯 到海晏村看看落日,到滇池步道散散心,到斗南花市买束鲜花,到石林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春城”美誉的昆明,正以其四季如春的气候、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居。为确保游客能够“舒心游”“放心居”,昆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 清明假期 太原博物馆热继续升温 山西青铜博物馆推出寒食文化主题活动。山西博物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清明期间,市民游客带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纷纷走进博物馆。3天假期,省城文博场馆接待游客34.2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41.64万元。其中,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接待游客25.31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9.09%;实
  • 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崇正书院重新开放,小长假游人争睹“最火”木绣球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者按】春花烂漫,处处游人涌动。遍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遗产的江苏大地上,春花+古建成为出片顶流。花园城市久久为功的建设与管理,建筑遗产步履不停的修缮与利用,共同造就了这般胜景。让我们跟随春花的指引,一路赏读城市与建筑。4月1日,南京清凉山公园崇正书院重新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迎
  • 花海邂逅古建 湖南烈士公园木绣球花盛放引客来 湖南烈士公园木绣球花盛开引客来。红网时刻新闻4月6日讯(记者 王杨 张必闻)清明节假期,湖南烈士公园内春意盎然,朵朵木绣球花竞相绽放,洁白如雪的花朵与园内古风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日美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赏花拍照,感受春日气息。四月初,随着长沙气温逐渐回暖,湖南烈士公园内的木绣球
  • 清明时节 踏青赏春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清明假期,人们外出踏青赏花、体验民俗,感受春日好时光。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里繁花似锦,人们徜徉其间,赏花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这里还举办了民俗市集,让游客们品尝当地的花式糕点、菜头烧饼等美食,体验传统民俗。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的海棠花竞相绽放、如云似
  • 一树海棠激活充满“呼吸感”的消费新生态 央广网天津4月4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实习记者黎小漫 张泽寅)春风拂过五大道,千株海棠盛放。在这春和景明中,2025年天津市海棠花节拉开帷幕,以“海棠+”为核心理念,打造“可观赏、可品味、可带走”的春日经济新样本。游客手拿网红海棠冰淇淋拍照(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海棠+美食 吃到“春天的味道”春日阳
  • 短途游、周边游受青睐,哪些地方成清明出游热门目的地? 昨天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哪些地方是热门目的地呢?一组数据带你看↓山东重点监测景区游客同比增长12.9%截至昨天下午3时,清明假期首日,山东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47.3万人次,营业收入1345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2%。当日山东全省16家5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
  • 踏青赏花 高铁穿花海 4月3日,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万佛村的白龙谷春色烂漫。漫山遍野的桃花、梨花、油菜花竞相盛开,形成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白龙谷毗邻西成高铁,每五分钟便有一班列车穿梭于花海之间。高铁在红色的碧桃、黄色的油菜花和白色的梨花中呼啸而过,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这一“高铁穿花海”成为游客镜头中的热门打卡点。在花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