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迷雾森林中的“世界铜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7:16:00    

文 | 万联万象

“铜价未来可达10万/吨”

在上海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唐菊兴发出了这样的呐喊。这背后,是近一年多以来,铜价以超越黄金的速度暴涨狂奔。

而全球铜业的王者,正是来自中国、充满传奇的王文银。

在整个行业都在高歌猛进之时,作为“国王”的王文银,正在经历着新的跌宕故事。这一次的考验,或将前所未有的难!

01 铜是我命

"铜就是我的命,我死了也要埋在铜矿里。"

带着这种偏执般的专注,从仓库保管员到建立铜业帝国,王文银用了22年时间。

出生于安徽潜山县一个贫困家庭的王文银,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商业天赋。据其同乡回忆,少年时代的王文银就经常从山里收购竹笋、木耳到县城贩卖,赚取学费。

这种敏锐的商业嗅觉,成为他日后成功的基石。

1993年,25岁的王文银怀揣400元南下深圳。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港资企业恒都电线厂当仓库管理员。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却成为他事业的转折点。当时工厂原料管理混乱,王文银仅用一个月就熟记了数千种物料的编码和位置,被破格提拔为物料控制总经理。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掌握原材料就等于掌握财富密码。

1995年,王文银创办深圳协威电线厂,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正值中国基建大发展时期,电缆需求激增。但真正让王文银崭露头角的,是他在行业危机中展现出的过人胆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铜价从每吨3000美元暴跌至1600美元。当同行纷纷收缩时,王文银却倾其所有收购设备和原材料。事后证明,这次豪赌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王文银将"危机入市"的策略发挥到极致。2003年非典期间,他再次抄底收购铜矿;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大胆收购美国、欧洲的铜加工企业。最令人称道的是2015年铜价跌至六年低点时,正威逆势在刚果、赞比亚收购多座铜矿,这些资产如今已成为无价之宝。

至此,王文银以“手握10万亿矿产资源”的传奇,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铜业帝国”。

正威的商业模式极具特色。在上游,通过控股或参股方式在全球布局矿产资源,特别是在非洲刚果(金)的TFM铜钴矿,年产能超过50万吨;在中游,建立了从铜冶炼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在下游,则布局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应用领域。这种全产业链模式让正威在行业内拥有极强的话语权。

值得一提的是,王文银在业内以"三不原则"著称:不上市、不贷款、不接受采访。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既为他蒙上神秘面纱,也埋下了日后危机的伏笔。

02 迷雾重重

正威集团看似稳固的铜业帝国,实则暗流涌动。

2022年初,一则不起眼的法院公告揭开了危机的序幕:正威旗下公司一笔3亿元的信托贷款逾期。这个在当时看来并不起眼的违约事件,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

深入分析发现,正威的危机根源在于其激进的扩张策略。虽然王文银对外宣称"不贷款",但实际上正威通过复杂的关联交易和影子银行融资维持扩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正威系企业的总负债超过200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高达60%。这种"短债长投"的模式在货币政策宽松时尚可维持,一旦流动性收紧,立即陷入困境。

多元化战略的失败是另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后,正威大举进军房地产、金融、半导体等领域。在深圳投资建设的正威科技园,规划投资达500亿元;收购多家地方银行股权;甚至涉足手机制造。这些跨界投资不仅分散了资金和管理精力,更在行业调控来临时成为负担。

2023年成为危机的转折点。4月,正威旗下上市公司正威新材被ST;6月,王文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9月,多家银行申请冻结正威资产;到25年,正威已失去对核心上市平台的控制权。

巧合的是,这些危机爆发之时,正是铜价突破历史新高之际。

03 柳暗花明

铜王的故事,注定不会这么谢幕。

就在王文银在资本市场陷入苦战之时,2024年的铜市却可谓风云激荡。5月,LME三个月期铜价格突破每吨1.1万美元,较2020年低点上涨近150%。

这种史无前例的涨势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国际矿业巨头资本开支不足,叠加智利、秘鲁等主产国的社会动荡。高盛最新报告预测,铜价可能在2025年达到1.5万美元/吨。

对王文银而言,这波超级行情无疑是绝处逢生的机会。正威手中掌握的铜资源价值随之水涨船高。仅以刚果TFM铜矿为例,按当前价格计算,该矿储量价值就超过30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长期供货合同带来的稳定现金流,为债务重组提供了谈判筹码。

市场消息显示,2024年以来,正威已启动"断臂求生"计划:出售非核心资产回血。3月,以28亿元转让深圳某商业地块;5月,退出两家地方银行股权。同时,王文银罕见地主动接触媒体,强调"正威主业非常健康"。这些动作被解读为重振市场信心的信号。

但翻身之路依然荆棘密布。首当其冲的是巨额债务压力。虽然铜价上涨改善了资产状况,但正威的负债结构问题依然突出。有分析师估算,仅2024年到期的各类债务就超过300亿元。其次是信任危机,多家金融机构已将正威列入谨慎合作名单。此外,国际矿业巨头的竞争也不容小觑,必和必拓、力拓等正加大在铜领域的布局。

王文银的应对策略显示出其老辣之处。他开始加快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如投资锂电铜箔、半导体封装材料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直抗拒上市的正威,近期传出考虑分拆部分资产IPO的消息。

业内专家指出,王文银能否翻身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铜价能否维持高位、资产处置进度、以及新的融资渠道能否打通。

中信建投金属分析师李明认为:"如果铜价保持在1万美元以上,正威有较大概率渡过危机。但要想重现昔日辉煌,必须进行彻底的商业模式改革。"

04 结语

王文银曾说:挣一个亿,给我一部电影的时间,就OK了。但现实给他的时间,却不多了。

王文银创建自己的铜业帝国,用了22年时间;而这次新能源革命,带来的铜业大周期可能持续10年以上,也重新给了他机遇。时间虽然很长,但对于已浮出水面的危机,王文银只能越短时间解决越好,用生死时速形容也不为过。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正如一位矿业大佬所说:"新时代的'铜王'不仅要会挖矿,更要懂资本、懂技术、懂可持续发展。"

可喜的是,王文银还有底牌。在新能源时代,他手握的铜矿资源价值凸显。瑞银估算,全球铜矿资源将在2030年前达到开采峰值,这意味着掌握资源的巨头将拥有长期优势。

王文银能否续写传奇,铜价风暴中他掌舵的正威这艘大船能否重新起航?时间将给出答案。

相关文章

  • 迷雾森林中的“世界铜王” 文 | 万联万象“铜价未来可达10万/吨”在上海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唐菊兴发出了这样的呐喊。这背后,是近一年多以来,铜价以超越黄金的速度暴涨狂奔。而全球铜业的王者,正是来自中国、充满传奇的王文银。在整个行业都在高歌猛进之时,作为“国王”的王文银,正在经历着新的跌宕故事。这一次的考
  • 获批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527.6亿元 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四年以来,济南起步区取得怎样发展成效?4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介绍山东深入贯彻黄河战略,加快济南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情况。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2021—202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年
  • 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村潮智购:家电换新“鲜”到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14亿元,增长4.9%。记者采访时发现,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政策拉动下,农村高品质家电的需求持续释放,服务模式不断升级。前段时间,四川省宣汉县沙湾社区居民赵耀坤通过以旧换新,购置了一批新家电。通过智能家居系统,10多种电器都可通过
  • 2025年“信阳毛尖”新茶饮产品研发推广活动举行 大象新闻记者 龚雪 通讯员 魏震 4月27日,2025年“信阳毛尖”新茶饮产品研发推广活动在信阳木机厂文创产业园举行。作为连接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潮流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以信阳毛尖为核心元素,吸引全国多家企业及研发团队齐聚“中国毛尖之都”,通过新茶饮产品的现场研发制作与品鉴交流,探索千年名茶在新时代
  • 临空经济区(廊坊):提速项目建设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图为吉诺卫创新疫苗研发与生产基地车间。 记者 李泳辰 摄廊坊传媒网讯(记者 杨巍)今年以来,临空经济区(廊坊)聚焦现代商贸物流、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等“三大主链”,着力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和国内领先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刚刚建成投用的吉诺卫创新疫苗生产基地一期,崭
  • 华表奖现场力推!五一档多部国产影片即将上新 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4月27日在青岛揭晓。颁奖仪式上,即将上映的新片剧组们集体登台为自己的作品作宣传。还在犹豫这个假期看什么?来听主创们的推荐吧!五一档强势袭来这些作品不能错过《猎金·游戏》“以小人物视角揭秘投资理财内幕,感受拆穿投资谎言的爽感。”这部由邱礼涛执导的金融犯罪大片,将镜头对准了暗流涌
  • 中金:美图公司生活场景国内付费渗透率来到5.2% 近日,中金公司研报透露,预计截至2月,美图公司生活场景下的国内付费渗透率已经达到5.2%。该场景下的产品包括美图秀秀、美颜相机、Wink等。据研报,美图生活场景产品国内付费渗透率突破5%,主要得益于生成式AI对传统功能的重新构建,如用AI去双下巴取代传统的手动推图,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效果,促进订阅
  • 海外OBM模式无惧关税战,东方精工一季度业绩大增 (文/张志峰 编辑/周远方) 在关税战升级的大背景下,近九成营收来自海外的瓦楞纸包装装备头部供应商东方精工似乎并未因此遭受冲击,经营业绩仍保持增长势头。 4月26日,东方精工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89亿元,同比增长5.73%;归母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5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