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清新夜话+”模式,解锁太和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2:24:00    

“王大姐,你所反映楼上私自将污水管接到排水渠,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我已记下了,我现在就上楼找欧大哥聊聊!”

“张大爷,你看看我这个视频,这是典型的AI换脸骗术,你看到这种熟人问你借钱、打钱的视频,挂断后和我通个电话先,可不能立即汇钱呀!”

“小李,你帮我看看,我店里这个灭火器是不是要送去维修了?”

夕阳西下,群众茶余饭后于街头巷尾闲谈时,经常看到胸戴党员徽章、身穿红色、蓝色小马甲,手拿小册子穿梭于群众身边的忙碌身影。这些身影与群众围坐一起拉家常、讲政策、话平安,开启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清新夜话”。

今年以来,清新区太和镇以深入开展“清新夜话”为牵引,定期到群众家里、村头、小区、广场等地,面对面倾听民声、乡音,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帮助群众协调解决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构建防控、服务、排查、调解、普法五维融合的“清新夜话+”联动模式,将问题发现在夜间,服务延伸到子夜、治理覆盖到末梢,真正做到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

“清新夜话+夜巡防控” 点亮太和“平安灯”

“去年,我们开展‘春风护苗’夜巡活动取得很好的成效。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新夜话’工作,不仅要做好巡查,还要做到巡到哪儿,就要和群众聊到哪儿,做到问题当场记、办法现场议,实现由‘夜间巡查’到‘问需于民’的转变。”太和镇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太和镇的“清新夜话”夜巡队通过“车巡+步巡”的方式,除对背街小巷、河堤沿岸、校园周边、夜市摊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治安巡逻外,更是加强了对夜巡队员的业务培训,要求他们借助夜巡契机,积极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既要查安全隐患、查治安盲区、查管理漏洞,又要问基本情况、问困难问题、问工作建议,切实发挥夜巡队伍在先行处置突发事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作用,强化源头化解,第一时间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清新夜话”开展以来,共出动夜话工作人员848人次、车辆308辆次,共排查重点场所745间次、发现风险隐患106处,存在隐患均已按要求落实整改。

夜间巡查向群众了解情况。

“清新夜话+关爱帮扶” 传递温暖“心连心”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太和镇巧妙利用“夜话”时机,聚焦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点人群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助老、护童、帮困、解忧服务,推动“清新夜话+关爱帮扶”活动走深走实。

“张大爷,今天晚上你早点睡,明天早上不要外出了,社区卫生站工作人员会在8点来小区给你免费体检。”

“叔叔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当然知道读书难,只有好好读书,你的未来才会有更多选择。”

“任阿姨,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明天早上我们将会帮你申请重度残疾人员证,有了这个证,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将享受全额补助,政府将会帮你代缴城乡医保费用。”

“夜话”的干部时常敲响空巢老人的家门,送上贴心关怀;频繁走进未成年人家中,进行沟通疏导;主动叩响困境家庭,传递爱心帮助;自发来到“三失一偏”人员家里,进行沟通疏导,送上舒心慰藉。

干部与群众坦诚交流、知心交心,不仅找准了群众的痛点,剖析透了问题的关键,还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一声声暖心话语、一句句轻声交谈,让“有人讲、有人听、有人应、有人帮”成为太和夜间最温暖的底色。

“清新夜话+风险排查” 筑牢安全“防火墙”

太和镇围绕“边夜话、边排查、边整治的原则”,坚持在开展夜话工作的同时,推动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齐头并进,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社工等工作人员在安全隐患整治上下功夫,围绕商铺作坊、家企校园、餐饮娱乐等潜在消防安全隐患场所,与群众进行谈心谈话,全力开展隐患排查,坚决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矛盾纠纷化解上下功夫,围绕邻里纠纷、婚恋家庭、欠资欠薪等纠纷领域,与群众开展闲话家谈,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摸底排查、分析研判,确保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能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早解决。同时,对摸排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分片分类建立台账,对安全隐患台账,制定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等细则,对矛盾纠纷风险台账,明确责任人、处置情况等内容,努力把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交谈、排查在一线、整治在萌芽、消除在始发。

排查商铺安全隐患。贺欢 摄

“清新夜话+矛盾调解” 画好和谐“同心圆”

晚风习习,塔脚村何大妈的庭院内暖意浓浓,在柔和的灯光下,镇调解员小黄、网格员小雷与何大妈的家人围坐在绿植旁,轻声交谈、化解心结,一场持续1个月的家庭纠纷在春夜的对话中逐渐破冰,这是太和镇创新“清新夜话”+矛盾调解工作法以来,成功化解的第8起矛盾纠纷。

为充分利用群众夜晚闲暇时间,太和镇根据辖区内矛盾纠纷线索的摸排情况,主动带着问题入户进村,将矛盾调解的触角向夜间延伸,深入开展“清新夜话+矛盾调解”活动,在唠家常、话民情的同时,又将社会治安治理、矛盾纠纷调处、突出问题整治等融入其中。工作人员认真倾听群众问题、帮助群众梳理问题脉络、对矛盾双方耐心释法明理,从情、理、法三个方面感化他们,引导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相互包容,全力解决群众诉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真正做到从“群众上访”到“干部下访”的转变。近月,太和镇累计领导开展入户走访8次,干部开展入户走访31次,排查各类矛盾风险纠纷线索21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5起。

到群众家中听取诉求。

“清新夜话+普法宣传 ”普法教育“入民心”

开展“清新夜话”期间,镇村干部借此机会,深入村民群众家中开展平安建设、禁毒反诈、消防安全等多方面普法宣传,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将法治宣传融入群众“茶余饭后”。农办、林业站工作人员会亲切向村民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杜绝非法占用农田、林地和破坏森林行为;平安法制办、妇联工作人员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在“夜话”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司法所、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派传单的方式,派发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宣传资料,帮助群众快捷便利地了解自身权益保障政策和维权途径。

村民群众纷纷表示这种夜话交流、送法上门的工作模式非常好,他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学到法律知识,这不仅对他们日常生活有所帮助,也增强了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真是收获良多。据统计,太和镇在活动期间累计向群众派发宣传手册近千份,惠及群众超千人次,群众参与度高、宣传效果明显。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太和镇将持续推进“清新夜话+”相关工作,与群众共饮清茶、共话夜事、共商难题,围绕村民群众“烦心事、揪心事、难心事”,与他们“坐在一起、聊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实际行动答好每一道民生“必答题”,筑牢平安建设基石。

撰文:贺欢 通讯员 梁粤闽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贺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 【有矛盾纠纷 找综治中心】看永昌这位网格员如何让村民安全感拉满 编者按近年来,金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个实战化”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实效,助力全市主动创稳、主动创安水平全面提升。为进一步引导人民群众遇到问题、遇到矛盾纠纷有地方“找个说法”,架起与群众密切联系的“连心桥”。金昌市融
  • 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暨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吕志成出席并讲话4月3日,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暨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分析当前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出席并讲话。会议强调,发展
  • 曲靖宣威供电局全面开展电力设备维护工作,备战雷雨天气 【来源:云南网】随着雷雨季节的临近,为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辖区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用电,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宣威供电局倘塘供电所积极响应,全面展开了一系列电力设备维护工作,为即将到来的雷雨天气做好了充分准备。倘塘供电所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变压器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先进
  • 理论宣讲聚共识 民族团结入民心 4月2日,达茂旗百灵庙镇解放街社区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包头市“新思想·青年说”理论学习轻骑兵分众化宣讲团走进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为基层群众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理论宣讲。宣讲团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将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故事传递到群众心坎里,有力推动民族团结理念在边
  • 一手交房,一手领证!花溪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月28日,花溪区“企业之家”在花溪区中铁“阅花溪”小区举办“齐联动、共服务”活动,开展“验收即发证、交房即领证”以及水电气联合开户集成服务,激发房企发展新活力,为群众提供方便。“过去收房后要跑多个部门、等几个月才能拿证,现在收房当天‘零材料’就能办妥所有手续!”业主贺亚群接过新房钥匙的同时,还收到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时代新韵丨送戏下乡六十余载 “板车剧团”踏遍田埂再出发 “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自制板车作戏台,不给村民添麻烦”……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豫剧团的演员们拉着自制的木板车当流动舞台,自排节目、自造道具,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板车剧团”。60多年过去,曾经下乡演出用的板车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几代演员历经风雨,仍行走阡陌,把送戏
  • 答记者问|新乡村故事!山东初筛330个特色农产业让农民有钱赚 4月1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邀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2025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并回答记者提问。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也单章列题部署产业发展。请问,下一步围绕农业产业高
  • 江门开平赤坎派出所:创新“枫桥”警务 助赤坎古镇焕发新生 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江门开平市,承载着百年侨乡记忆的赤坎华侨古镇焕发新生。这座拥有全国最大侨乡骑楼建筑群的华侨文化旅游景区,自试营业以来已吸引海内外游客超600万人次。记者了解到,面对文旅产业井喷式发展带来的治理新挑战,开平市公安局赤坎派出所创新构建“枫桥式”警务服务体系,以全年“零投诉”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