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红旗渠通水60年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3:31:00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魏弘毅、马意翀)4月5日是红旗渠主干渠通水60周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60年来,红旗渠已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促进粮食增产80亿斤。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红旗渠通水以来,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先后投资6.2亿元,实施了四轮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技改与现代化改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红旗渠功能从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增至工业供水、生态补水。

推进数字孪生建设方面,红旗渠数字孪生平台已上线运行,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灌溉、从人工管理到智慧管控。数字孪生系统全部投用后,红旗渠用水申请时长将由2天缩短至2小时,每万亩灌溉面积只需2名专管人员,灌区管理手段更为先进,运行维护更加高效。

在水权改革方面,红旗渠所在地河南省安阳市统筹全市引漳三大灌区用水指标,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预计年均增加引漳水量5000万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引水量提升20%。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 AI“复活”逝者,暗藏哪些风险? 来源:央广网 清明节前一天,浙江嘉兴的朱女士在某电商平台找到一商家,提供了逝世母亲的照片和一些信息,委托商家使用AI技术制作视频,“复活”了去世多年的母亲。朱女士说,视频中,母亲的容貌再次出现眼前,并对她说着一些鼓励话,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拟的视频,却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今年清明节期间,利用AI技术
  • 红旗渠通水60年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魏弘毅、马意翀)4月5日是红旗渠主干渠通水60周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60年来,红旗渠已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促进粮食增产80亿斤。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红旗渠通水以来,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先后投资6.2亿元,实施了四轮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技改与
  • 如何破解诱导老年人消费难题?这场论坛开“法治药方” 近日,第四届南方老龄法治论坛暨首届老龄社会法治建设研讨会在广东财经大学举办,本次论坛以“数字时代老龄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对数字时代老年人数字权益保障等问题展开研究,旨在促进我国老龄法治事业的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建表示,传统法治框架存在滞后性,老年群体在隐私保护、数字参与等方面被
  • 有了DeepSeek 福州如何发展AI自主生态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如火如荼有了DeepSeek 福州如何发展AI自主生态当DeepSeek掀起AI浪潮时,福州正以另一种姿态诠释人工智能的“福州答案”——筑根基、谋应用。从锚定“数字应用第一城”到设置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再到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如火如荼,福州用“智赋百景”的实践
  • 用好科技变量,书写文化创新的“山东答卷”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和科技的每一次融合,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引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泱泱齐鲁,文脉绵长。从龙山文化的远古印记,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从《齐民要术》的农耕智慧,到《聊斋志异》的奇幻想象,山东这片孕育中华文明的热土,正以数字技术为翼,让古老文化焕发时代光彩。4月1日,全省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