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个碳基生命体热寂了”,副教授生前写好了讣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54:00    

“一个碳基生命体热寂了

也就是说我离开了这个世界

……

我最后能做的也就是与诸公辞别

别了,永远地别了!”

近日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副教授毛世桢

生前为自己撰写的讣告

引发关注

在他离世后

其女儿对外发布

从用“碳基生命体热寂”形容自己的死亡

到自称“数学不好”请人计算年龄

从强调与多数人“互为背景”

到“好好过您自己的日子”的嘱托

讣告短短300多字

轻松化解了死亡的沉重感

对于这样的辞别

毛世桢认为这是他最后能做的事情

无论朋友是否在意

他都只能“永远地别了”

从这篇365字的讣告中

不少网友读出了

毛世桢的通透与淡然

有网友感叹

“一个浪漫的人挥别了世界”

据封面新闻报道

4月7日

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处

证实了这篇自拟讣告的真实性

遵照教授遗愿

丧事已从简办理

未举行公开追悼会

毛世桢年轻时合唱领唱(图据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公众号)

公开资料显示,毛世桢,曾任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指导委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学术委员,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朗诵水平等级考试”专业委员及大纲编委等。主攻语音学与音系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著述有《汉语趣说丛书:汉语语音趣说》、《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等。

4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发布讣告称,毛世桢为人温润如玉,谦逊宽厚;治学严谨求实,融会贯通。一生躬耕教坛,自1982年起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原对外汉语学院),数十载如一日,以诲人不倦的师者仁心培育桃李,以精益求精的学术追求深耕专业领域,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遵照毛世桢生前遗愿,丧事已从简办理。

4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发布了一篇毛世桢的专访故文。

在采访中,毛世桢称自己“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好好吃过苦”,“你们知道印象画派吗?色彩是颜料的叠加,越加越黑,而光的叠加则会越来越明亮,这些都是从吃苦的实验中得来的创作。”不过,他认为“至少自己是平和的”——

“我一直认为,求仁得仁。当然也要讲求战略,就像围棋那样,有一句话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也就是说,先布点再去充实,不要操之过急。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其实也就是一个字,静。”

毛世桢年轻时的照片(图据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公众号)

他教导年轻一代:“只要觉得还有时间就去学,但切忌浅尝辄止,一辈子一定要有一件东西浸在里面,也一定要尊重自我。”

综合 | 中国青年报、封面新闻、新民晚报、网友评论等

来源: 华龙网

相关文章

  • 河口区义和镇: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时代新风浸润人心 仲春时节,漫步在义和镇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植错落有致,农家小院整齐排列……步步皆景,处处是画,邻里关系融洽,家风民风淳朴,孝老爱亲蔚然成风。近年来,义和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整合资源、开拓路径、创新形式,常态化、项目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
  • 西安培华学院:他,可是杨子涵! 阳光讯(记者 刘杰) 宣纸铺展,挥毫泼墨一撇一捺间流淌着千年文脉青灯黄卷,诗书漫卷一字一句中沉淀着赤子初心有这样一位执笔追光的青年他以墨为舟,穿越篆隶楷行的历史长河以诗为翼,翱翔于盛唐气象的云霄他是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2021级学生杨子涵一位将文化基因刻进骨血的“00后”守艺人砚边春秋:笔墨深处的少年
  • 武夷之春踏歌行 千载文脉启新程 大美武夷,世遗胜境。山水为卷,镌刻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密码;文脉传薪,挥就“双世遗”活化利用的东方美学;创新运笔,绘就智慧文旅赋能全域发展的时代长卷。武夷山,这座“双世遗”之城正奋力书写文旅新章——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人气聚合、产业融
  • 渝见延边·“飞”尝不可 重庆—延边航空旅游推介活动举行 延边文旅微信公众号为深化延边州与重庆市的文化旅游合作,巩固并拓展延吉至重庆航旅市场,实现两地旅游资源共享与客源互送,4月11日,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携手延吉机场分公司与延边州旅游企业等赴重庆举办以“渝见延边·‘飞’尝不可”为主题的重庆—延边航空旅游推介活动。在推介会上,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
  • 【理响中国】深入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崇山峻岭之间,“中国天眼”仰望苍穹,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自2021年3月3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以来,这个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帮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开展观测900余小时。国际科学界评价:FAST,世界的眼睛!放
  • “世界工厂”长出文学繁花:中国作家第一村文旅融合新图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来到位于观音山脚下的樟木头镇,宛如步入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之中。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6.13%,石马河与官仓河蜿蜒穿城,青瓦白墙的客家文化建筑错落有致,绘就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这里是客家人的故乡,也是许多作家在东莞的家。2010年,“中国作家第一村”在
  • 贵州安顺天龙屯堡:屯堡文化引游人 “大明遗风”焕新韵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的天龙屯堡,源于明朝初年实施的“调北征南”军事行动以及随后的“调北填南”政策。随着历史变迁,军民在此繁衍生息,自成一脉的屯堡文化也因此逐渐成形。近年来,当地依托屯堡文化,通过数字赋能、非遗融合、环境整治等多项举措,让六百年“大明遗风”焕发时代新韵。春日里,许多游客走进天龙屯堡,
  • 国际剑联就世少赛误判事件做出处罚 新华社无锡4月11日电(记者董意行、王恒志)据中国击剑协会消息,国际剑联10日就此前2025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中国运动员潘其妙遭误判事件做出回应,停止当值主裁执裁直至本赛季结束,即刻生效。 图为国际剑联给予中国击剑协会的回复8日晚,2025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女子佩剑少年组个人决赛中,中国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