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德州逐步打造有序“地下生命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1:58:00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郑乃春 李文鑫 任云飞 德州报道

近日,德州市政府发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直指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痛点。该政策源于一次覆盖全域的“城市体检”——通过科学诊断地下管线“病情”,以问题为导向开出“治理药方”,推动城市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为市民打造更安全、更有序的“地下生命线”。

体检“把脉”,城市地下管线存在四大“病症”

早在2022年,德州市启动首轮“城市体检”,地下空间成为重点“查体”对象。经大数据分析、实地勘探和市民反馈,四大突出问题浮出水面。

管线存在不同程度的“打架”:电力、燃气、通信等11类管线交叉敷设,部分区域地下空间利用率不足30%,却存在17处管线重叠隐患。

马路不断地开挖:2023年中心城区因管线施工开挖道路198次,平均每条主干道年开挖2.3次,引发交通拥堵投诉超5000起。

安全存在一定的“盲区”:近30%的老旧管线超期服役,3年内发生燃气泄漏、电缆短路等事件27起,抢修平均耗时4.5小时。

管理出现“碎片”:地下管线管理涉及13个部门、20余家权属单位,协调难、责任界定模糊,导致30%的隐患整改滞后。

“体检报告显示,地下管线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若不系统治理,未来5年,因管线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将超数亿元。”

对症“开药”,三大环节构建全周期治理体系

针对发现的问题,《办法》从规划、建设、运营三大环节创新机制,构建全周期治理体系:

规划“一张图”,终结“各自为战”。编制全市统一的地下管廊专项规划,划定“必须入廊”的八类管线清单;新建道路同步配建管廊;建立跨部门规划衔接机制,避免道路建设与管线敷设“时间差”。

建设“一把尺”,严控质量风险。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引入第三方飞行检查,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推广装配式管廊技术,施工周期缩短40%。

用资金“活水”,激活社会参与。探索设立管廊建设专项基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债券、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未来3年计划撬动民间投资超50亿元;对参与管廊运营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专业公司承接长期运维。

初见成效,道路开挖锐减管线事故骤降

实际上,从近年来德州部分地下管廊开始使用以来,已经初见成效。

开挖次数锐减:东风路、解放大道等主干道施工频次下降80%,建筑垃圾量同比减少65%;安全水平跃升:试点管廊投用半年来,管线事故“零发生”,应急响应时间压缩至30分钟;市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一季度,城市管理类投诉量环比下降近四成。

从体检发现问题到新规系统治理,德州的地下管廊管理经历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变革。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唯有敢于直面问题、创新机制破题,才能让地下“毛细血管”健康搏动,托起市民“稳稳的幸福”。

相关文章

  • 河南洛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托举百姓幸福生活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常住人口平等享有教育、住房、医疗等权益,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记者:杨静摄制:张健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德州逐步打造有序“地下生命线”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郑乃春 李文鑫 任云飞 德州报道近日,德州市政府发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直指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痛点。该政策源于一次覆盖全域的“城市体检”——通过科学诊断地下管线“病情”,以问题为导向开出“治理药方”,推动城市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
  • 五一假期,不妨到宿迁宿豫体验城市与田园的双重美好 扬子晚报网4月25日讯(通讯员 高原 记者 高峰)风吹树绿、花影婆娑,又是春日好时节。五一假期将至,宿迁市宿豫区为您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之旅,感受城市的文化气息,品味乡村的宁静悠远。这个假期,不妨走进运河玖库,漫步小河西特色村,体验城市与田园的双重美好。中运河水利风光带是一条以河为“线”的城市文
  • "世界第一"的知名景点被刻"到此一游"!网友:好心疼! 近日,“广西一地质公园钟乳石被刻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4月22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广西河池市凤山地质公园地下长廊的钟乳石,被人清晰地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刻字印记共有两处。据悉,该地质公园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公园内的江洲地下长廊发育于二迭系可溶岩地层中,被誉为“世界第一
  • 财经聚焦丨新场景 新潮流 新体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成效观察 “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支持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培育新场景,引领新潮流,创造新体验。五大城市紧扣“国际”,聚焦“消费”
  • “悦读诗经 认识家乡路”,航空港文化盛宴陆续“上菜”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通讯员 林婷婷 李静“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4月24日上午,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银河办事处盛世丰园党群服务中心,“悦读诗经 认识家乡路”之“‘讲·诗情郑风’请你来听”活动现场,二百余名市民齐声吟诵《郑风·有女同车》,诗声琅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城市阅读论坛 用书香赋能城市文明 4月23日,以“用阅读点亮城市文明”为主题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城市阅读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论坛旨在探讨阅读对培育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积极作用。本次论坛由中宣部文明创建局、山西省文明办组织实施,中国精神文明网、太原市文明办支持协办,部分省级文明办和全国文明城市代表以及相关文化单位、专家学
  • 中绵路改造按下“加速键”!绵阳城建投资一季度目标超额完成   4月23日,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的中绵路科学城段道路改造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作业,这条市级城建攻坚重点工程施工正按下“加速键”。来自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绵阳城建工程已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21.89%。  正在升级的中绵路改造段起于川交大桥交叉口,终至绵山路交叉口,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