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元秒杀10个鸡蛋可信吗?多地出现,有人竟为此花了几万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5:21:00    

“我们家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个鸡蛋,吃都吃不完,但我真的希望快点把直播间关掉。”上班族闫晓愤愤地说,“因为秒杀了鸡蛋,爸妈每天雷打不动上直播课,买回近万元没法确定品质的东西,实际花的钱不知道能买多少只鸡蛋了!”

最近,有读者向上海辟谣平台反映,在社区附近收到“1元秒杀鸡蛋”传单,少则“1元10个”,多则“1元50个”,不知道这些传单有什么“套路”。

调查发现,“1元秒杀鸡蛋”背后,是精心为中老年人设计的消费陷阱,全国各地都已出现。不少中老年人为“1元秒杀鸡蛋”付出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代价。

“不是老人不能入群”

“我爸妈在家附近收到‘1元秒杀30个鸡蛋’的传单后,迷上了直播购物。”闫晓父母家在浙江,秒杀鸡蛋后,应对方要求登记了身份证信息,加入了微信群。

老两口之所以拿到鸡蛋后愿意去直播间听课,是因为对方说每天在直播间听课打卡,不仅能获得现金红包,还能免费领鸡蛋。鸡蛋确实领回来了,但听课买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最近买的是两根“珍珠项链”,每根1000多元。

是怎样的直播让老人欲罢不能?记者打算亲身感受,请闫晓以“朋友想为家里老人领鸡蛋、买东西”为由,得到直播链接。未料,老夫妻一口拒绝:“别是想曝光直播间,不让我们继续领鸡蛋吧?”

“就算把链接给你,你也不一定进得去。”北京消费者查新给记者发来几张进入直播间失败的截屏,“我妈买了好几万元东西,她不给我链接,我偷偷把链接拷贝到自己手机,发现输入密码才能看。我又找机会看了她的手机,才知道每天的密码不一样,在微信群发布。入群要通过线下认证,就是在‘领鸡蛋’时。”

看来,想知道直播间的秘密,还是得“领鸡蛋”。

有读者提供线索称,上海松江环城路附近有多家店搞过“1元秒杀鸡蛋”活动,记者决定去现场碰运气。

走访没看到公开宣传“1元秒杀鸡蛋”的店铺。但有居民说:“有的。会时不时有人发传单,然后告诉你在哪里领。”另一名小区保安说:“得一大早来,早上老人多。”他又加了句提醒:“领鸡蛋要上课,你确定要领?”

经过热心居民指点,记者终于找到数家发过鸡蛋的商家,但都“领鸡蛋”失败。

名叫“ⅩⅩ优选”的杂货店铁将军把门,玻璃门上贴着“取货时间8:00-11:00,14:00-16:00”的提示。向内张望,挨着门的是两张办公桌,桌上A4纸上印有二维码;靠内侧是两个货架,摆着一些类似奶粉罐的物品。记者隔着玻璃门扫码,跳转到一家名叫“中华特产频道”的线上店铺,主要销售日用品和食品。但商品只有名称、规格和价格,没有详情,很难从页面介绍判断商品是否值得购买。而且,该店铺所在平台无法查证,不是常见的电商平台。

另一家招牌带有“社区团购”字样的“ⅩⅩ优品”店也被居民确认发过鸡蛋,靠近店门的桌子上还放着好几板散装鸡蛋,没有标价。店员否认,表示自家只是普通杂货店。可这家店看起来不普通——采光不佳却不开灯;货架间隔很大,在售商品不多;店员看到消费者并不热情,非常警惕。

只有一家名叫“ⅩⅩ营养”店的店员承认,开张时为招揽居民参与团购,发过鸡蛋,“我们是线上团购提货点,不送货上门,也不现场销售。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后来我们这里提货。”现场可见,待提货的商品以米面粮油、零食、日用品居多。

记者以“帮退休在家的妈妈买东西”为由,希望能加入小店微信群、观看直播下单,却被店员一口拒绝:“我们不接受年轻人,只面向老人。可以让你妈妈来店里报名,她下单后,你拿她的手机来店里提货。”

看来,不像“老人”的记者很难通过线下途径加入直播群。不过,线下走访确定了一件事:“1元秒杀鸡蛋”是为了筛选会上网看直播并线上下单购物的老年人。

直播间里到底有什么?

不欢迎年轻人的直播间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潜伏”进部分直播间。它们和常见的直播购物很不一样——

第一,这些直播间不在常见的电商平台或短视频平台,而是设在微赞、小鹅通等私域直播平台,只面向特定群体开放。普通消费者登录这些直播平台,看不到任何直播;只有点击定向发送的直播链接甚至输入密码后,才能进入直播间。

第二,直播不全是介绍产品,而是以“ⅩⅩ讲座”“ⅩⅩ健康行”等名义进行。主播则以“良心企业家”“权威专家”“受益者”的形象出现。

第三,直播内容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

例如,微赞平台上名叫“新之源量子生活馆”的账号在4月13日举办了一场“《科学保护牙齿》科普讲座”。主播在介绍口腔卫生知识的同时,推销了一款“丁硼牙膏”,表示它能治疗各种口腔疾病。主播还说,该牙膏是“消”字号,与普通牙膏不一样。“为答谢老年消费者”,原价99元2支的牙膏直播间售价为99元6支,可以用一年。

但核查发现,主播推销的压根不是牙膏——准确地说,市场上不存在丁硼牙膏。这类商品的规范名称叫“丁硼乳膏”“丁硼口腔抑菌膏”等,因含丁香酚、硼砂等成分,属于须经卫生许可生产的非处方药品,所以有“消”字号。

丁硼乳膏应在医生指导下,辅助口腔疾病治疗时使用。如果长期使用或将其替代牙膏,反而有害健康:轻则破坏口腔内微生态平衡;重则产生耐药性,并导致硼砂在人体内蓄积,累及肝脏、肾脏等器官。

可见,打着“科普讲座”名义的直播,实际在传播危害健康的“伪科学”。

再如,微赞平台名叫“顾雨辰的直播间”的账号每天有数场面向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直播,介绍蒜氨酸、益生菌、有机蔬菜等商品。

4月11日,面向上海和湖州消费者的直播都在推广含有“蒜氨酸”的商品,方法却不一样。

上海场以介绍蒜氨酸的研发过程、功效价值为主,内容由“研发纪录片”“主播介绍”构成。主播讲解时,使用了多个明星和普通人患病早亡案例,强调“当下环境不好,所以要吃蒜氨酸”。

湖州场直播间,有“消费者现身说法”“主持人采访研发者”等几个板块。在“现身说法”部分,多名“消费者”依次讲述本人及家人食用蒜氨酸后的神奇效果,比如患癌的丈夫痊愈了、长结节的女儿消节了、读书的外孙不感冒了……

不过,不论是哪场直播,主播或主持人始终没有提及他们推广的蒜氨酸商品到底是食品、保健品还是药品。

即便如此,相关宣传都已涉嫌违法。因为根据广告法,食品和保健品在宣传时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药品在宣传治疗功能时,必须严格按照监管部门批准的说明书内容;食品、保健品、药品都不得采用消费者“现身说法”的宣传方式。

第四,直播间通过“打卡”“答题”“红包”“抽奖”等形式,增加黏性。

在松江区“ⅩⅩ营养”店,记者遇到前来提货的白阿姨。她前前后后已在“中华特产频道”下单近10次,最近又买了20件商品,包括“玛瑙手串”“中国CK石墨烯磁疗抑菌内裤”等。

白阿姨说,每天看、不断买的原因之一是“看直播有积分、红包,攒起来,10天就能领很大一瓶洗衣液”。

记者看直播时也发现,主播为了验证观众是否“有效收看”,会要求“实时打卡”,包括在互动框输入指定数字、文字等,输入正确的观众有抽奖、赠礼机会。

闫晓认为,这正是套路:“我爸妈一开始说,他们只想看直播攒积分领鸡蛋,不会买东西;但每天听着就被‘洗脑’了,忍不住买东西。”

查新也发现,虽然母亲买回的商品名不见经传,但通过听课打卡获得的“赠品”都来自大品牌,“这让她更觉得直播间正规了。”

换一种思路管“秒杀鸡蛋”

“秒杀鸡蛋”背后还有更多陷阱和风险。

比如,有的商家利用“秒杀鸡蛋”,吸引老人每天到店里打卡使用“理疗仪”。在每次长达几十分钟的“理疗”中,店员会向老人介绍“理疗仪”等商品的保健价值,诱导购买。相关产品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

再如,部分店家不仅登记老人的身份证信息,还要求老人拍照刷脸,意味着老人把包括面部信息在内的个人隐私拱手送上。

很多涉事老人的晚辈为此在社交平台发帖讨论。除了询问“秒杀鸡蛋”套路外,更多网友说,要提醒老人提防新骗局。

可除了提醒,其他制止行动似乎收效甚微。查新为劝阻母亲不再乱买,举报过提货点,结果“提货点换了店招,销售仍在继续;接着,提货点关了,改成送货上门。”她也试图与母亲的“私人客服”套近乎,却发现对方非常警觉,不和年轻人打交道。

有一线执法工作者坦言,查处“1元秒杀鸡蛋”有难度:一方面,老人购买的产品未必违法。比如,那些标价数万元的“富硒精华片”在包装上写得很清楚,它们只是“压片糖果”,生产信息齐全。

有些商家为规避监管,还在产品包装上印了“非卖品”“体验装”等字样,并用“为了环保,有偿回收包装”等借口,销售后从老人处取走包装,进一步增加调查难度。至于“非卖品”“体验装”为何通过直播间高价兜售,商家的理由是“都是特供品,普通人买不到,所以能买到已经是赚到”。

另一方面,私域直播内容无法回看,录屏等资料不是证明商家虚假宣传的充分证据。购买行为又是老人自主决定的,并非强买强卖。

此外,部分老人不认为商家或商品有问题,反而认为晚辈“多事”“不孝顺”,不配合调查。

种种迹象显示,常规的监管方式在“1元秒杀鸡蛋”套路前很可能失效。这个时候,需要新的突破口。

其一,私域直播的合法合规性值得商榷。为什么含有大量违法宣传内容的直播每天都能播出?私域直播内容如何监管?私域直播平台是否有审查责任?不妨加大针对私域直播平台的监管力度。

其二,可以查一查生产企业的经销体系。企业为什么在产品包装上印“非卖品”?为什么私域直播间里的商品在主流零售渠道看不到?以上问题是否说明,部分商品本身就是生产企业为私域直播“定制”的?

其三,对查实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及当事人,应依法从严处罚,并建立“黑名单制度”,一旦再犯,加大惩戒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打掉一间直播间、一个提货点,几天后改头换面又出现的问题。

(应采访对象要求,闫晓、查新、白阿姨均为化名)

编辑:李各力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

  • 总台记者探访丨美国人跨境“寻蛋” 美墨边境鸡蛋走私案显著增加 进入2025年,一场长达数月的“蛋荒”席卷美国。鸡蛋供应紧张、蛋价一路上涨竟成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为了买到鸡蛋,不少美国人甚至驱车前往墨西哥。下面跟随总台记者的脚步,去美墨边境墨西哥一侧城市蒂华纳一探究竟。总台记者 肖贺佳:这里是蒂华纳当地最大的一个农贸市场。我来到农贸市场的停车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
  • 15岁初中生购得青石佛头全网寻“主”:如确认文物出处,将无偿捐赠 近日,一名年仅15岁的收藏爱好者求助,希望为去年收藏的一尊青石佛头找到“家”,并承诺如确认文物出处,将无偿捐赠。记者联系上了求助者小于,了解到他目前是一名在校初中生,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据其介绍,2024年11月,他购得一尊高约30厘米的青石佛头。佛头面部线条圆润,发髻纹路清晰,疑似唐代造像特征。从
  • 荣昌爆火出圈五一前后火车票售罄或“秒空”,旅游平台搜索量增长50%,官方:正加紧制定旅游保障方案 五一假期临近,荣昌区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网红“荣昌卤鹅哥”的线下“投喂”活动持续引发关注, 本地美食频登热搜,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尝鲜”。有网友发帖称:“朋友圈已经有好几批朋友去荣昌打卡了,卤鹅热得太出圈!”多个视频平台上,“荣昌卤鹅”“荣昌美食地图”等关键词的视频播放量迅速攀升。4月18日,上
  • 城市啄木鸟:乌鲁木齐这个无物业小区的环境卫生问题解决了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娜)“问题解决啦,现在都已经处理好了!”4月17日,记者致电家住天山区和平北路的李女士时,对方欣喜地说道。此前,李女士通过眼界12345问政平台的“环境卫生随手拍”专题反映,天山区和平北路38号存在环境卫生问题,垃圾乱扔、杂物乱堆。市民反映后,社区虽进行了简单打扫,但问题并未
  • 最新进展!巴彦淖尔两所学校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来源:掌上巴彦淖尔】近日临河区第五中学分校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明珠路校区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在临河区第五中学分校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主体工程已初步成型,工人正在进行内部砌筑作业。该项目位于临河区胜利路以西、人民路以东、宏丰街以北、规划路以南,占地面积23100平方米,总投资约830
  • 1元秒杀10个鸡蛋可信吗?多地出现,有人竟为此花了几万元 “我们家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个鸡蛋,吃都吃不完,但我真的希望快点把直播间关掉。”上班族闫晓愤愤地说,“因为秒杀了鸡蛋,爸妈每天雷打不动上直播课,买回近万元没法确定品质的东西,实际花的钱不知道能买多少只鸡蛋了!”最近,有读者向上海辟谣平台反映,在社区附近收到“1元秒杀鸡蛋”传单,少则“1元10个”,多
  • 近九成受访者认同国产科技品牌是我国创新实力的体现 扭秧歌的机器人、翻跟斗的机器狗、“空中飞的”……曾经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近在眼前,国产科技品牌也在飞速发展。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8%的受访者在购买科技类产品时会优先考虑国产品牌。62.4%的受访者认为国
  • 稳楼市”再加力:房票制扩围激活旧改市场   “拆迁改造不要安置房,要房票。”近期,在多个城市的拆迁安置过程中,房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  与传统的实物安置不同,手持房票,居民可直接在各地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售楼处购置新房,省去了安置房建设漫长的等待期。眼下,这一政策正在各地迅速落地。有的地区居民手持房票连夜选购房屋,带动楼盘一夜清盘;有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