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妍 通讯员 深平乐
4月25至27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在深圳举行,推动世界各国(地区)骨伤科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骨伤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推动新时代中医药走向世界。
此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平乐中医健康集团(深圳市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承办,共设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齐聚国内外知名骨伤科专家,就中医骨伤科传承、手法、微创、康复护理、行业标准、科技创新与中医骨伤融合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聚力推动中医骨伤科诊疗技术、理论体系的提升和合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兼学术部主任焦云洞,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国医大师施杞、韦贵康等浙江省骨伤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肖鲁伟,福建省名中医王和鸣,全国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委会会长孙树椿,全国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委会执行会长赵文海,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高景华,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王承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马云,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吴承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惠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盛华、杨海韵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栋主持。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是全球最大的中医药学术组织,为全球中医药界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是推动全球中医骨伤科发展的重要平台。据了解,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民众接受过中医药的服务,中医药“走出去”成果日益丰硕。

此次大会以“数智医疗赋能,开启中医骨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充分体现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既是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探索。
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数智时代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守正”,更需要“创新”,积极拥抱大数据、AI、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场景;最重要的是要“惠民”,让更多基层患者也能享受“科技+中医”的红利。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传承经典,更要勇于创新,应积极抱AI、发展AI、应用AI,推动产学研结合,探索骨伤科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路径。
同时,大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世界范围内中医骨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医骨伤未来发展方向提出重要规划,对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中医骨伤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助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将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制定相关国际标准,传播中国中医骨伤文化与技术,为中医骨伤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现场,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世界脊柱健康联盟总会、世界手法医学联盟等海外学会代表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致送赠礼。
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术”保护单位,深圳平乐中医健康集团(深圳市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不仅完整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技艺,将“骨伤科”发展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分设的9个骨伤亚专科均为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看骨科到平乐”已在粤港澳大湾区享有一定知名度,每年吸引约3万名香港患者来院就医,更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

会上,该院副院长龚春柱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会旗交接给下届大会承办单位——杭州市中医院。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