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非遗遇春 那么了“布”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27:00    

【来源:今晚报】

内容提要:近日,当整个城市浸润在海棠花季曼妙春景中时,今晚报联手天津必胜客,开展的“青春非遗·那么了‘布’起”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近日,当整个城市浸润在海棠花季曼妙春景中时,今晚报联手天津必胜客,开展的“青春非遗·那么了‘布’起”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首站在必胜客天津博物馆主题餐厅——天津滨江餐厅,身着传统服饰青年人,在天津市级非遗肖氏剪布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带领下,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青春魅力。

剪布《清明上河图》

彰显传统文化底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句源于《诗经》里的话,是天津市级非遗肖氏剪布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肖炜用来讲述家传技艺起源时最常用的话。在活动现场,她拿着自己制作的“剪布肖”作品进行介绍,“作为年青一代的传承人,我觉得非遗不是单纯炫技,还是要解决实际需求,是可以把作品做得活色生香的。”

在必胜客天津博物馆主题餐厅——天津滨江餐厅里,朵朵春花图案、创意立体的《千里江山图》与天津非遗项目,交织成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沉浸空间。孙肖炜说起多项非遗融合的作品,讲述了传统技艺不断爆发新生命力。

比如剪布《清明上河图》,“这是我母亲作品,将古典剪纸艺术与祖传剪布工艺结合起来,把曾经只属于剪纸的工艺特色复刻于织物,衍生出巧思和新意。”作品截取原作部分为底稿,犁田春耕与繁华市井有了创意的再现。作为第四代传人,孙肖炜从小就耳濡目染,而作为“90后”,她也有自己的对于“老手艺”的新想法。

孙肖炜以她制作的押襟举例:“这几款作品结合盘扣填心工艺,运用刺绣、剪布、宝石镶嵌、铜镀金工艺,有的材料还用上了缂丝。”自己还进行平面设计、立体建模、3D打印,她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时候都不用挖掘,目前媒体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好的东西,框框的往眼睛上撞,确实是做产品的好素材,“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底蕴。”

手作的体验感

与美味相融合

百听不如一练。孙肖炜拿出准备好的布袋和各种形状的剪布碎片,让大家体验剪布技艺中的环节。她还打趣的进行比喻,有点儿类似做超级至尊比萨,蘑菇、青椒、芝士等材料的“调配”,仿佛就是剪布各种传统纹路搭配,最终的“口感”与“视觉”,都是为了让人欣赏到手艺人带来“美”的享受。

经典“超级至尊比萨风味”不仅与非遗融合,在诚意焕新春夏菜单里还跨品类延展至比萨堡和饭面中,以美食为纽带连接传统与现代,通过自身的力量推动不同文化的传承和交融。

不同的传统纹饰,在8位天津汉服、旗袍爱好者的手里,有了各自不同的搭配,在孙肖炜的指导下,感受细致入微的手工技艺带来指尖触感。据悉,为庆祝超级至尊比萨35周年,必胜客在全国多家餐厅举办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邀请地方非遗传承人现场与消费者们制作各种“非遗比萨”,彰显美食与文化融合带来的美好生活感受。

当大家制作完毕,纷纷拿起布包,在餐厅里寻找喜爱的角度打卡拍摄。宋制、明制的汉服,春季的青绿在身;嫩黄的旗袍典雅,仿佛柳枝萌芽;餐厅橱窗里,10余件非遗作品引人瞩目——这是展现传统文化里的必胜力量,这是一场西餐厅里的彰显春日浪漫、非遗活力的青春约会。在品尝美味比萨时,大家眼里看到的各种食材“拼盘”,也仿佛一窥多彩春季的缤纷花色。

此次,今晚报联手必胜客,联动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手工盘扣制作技艺,肖式剪布技艺、虎头鞋布艺等津门非遗项目,将在多个文化节点开展津派非遗项目线下体验活动。美食与文化融合,好看好玩好吃,让人更加能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以及“了不起的非遗”带来的美好享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创造自己的文学“方言”——关于王方晨“城市叙事”的对话 参与者:房伟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艳梅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长、教授)马兵 (山东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苏婷 (济南市委宣传部干部)洪晓萌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陶迁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丽军 (暨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王方晨
  • 征集公告 关于征集2025年度医保基金监管领域视频作品及宣传海报的公告为做好医保基金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科普宣教工作,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充分调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面向公众征集2025年度医保基金监管领域视频作品及宣传海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征集主题医保基金安全靠大家。二
  • 非遗遇春 那么了“布”起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近日,当整个城市浸润在海棠花季曼妙春景中时,今晚报联手天津必胜客,开展的“青春非遗·那么了‘布’起”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近日,当整个城市浸润在海棠花季曼妙春景中时,今晚报联手天津必胜客,开展的“青春非遗·那么了‘布’起”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首站在必胜客天津博物馆主题餐厅——天
  • 跟黄金打交道40年,他见证传统工艺如何炼成国潮顶流 跨越三个世纪,老凤祥培育了一代代工匠。如今,这家百年民族企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探索实施上海市中心首个“工业上楼”项目,背后不变的始终是代代相传的精雕细琢与接续创新。从事贵金属首饰制作岗位40余载,上海老凤祥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春岚见证了改革开放后黄金珠宝产业的飞速变迁。出生于1970年的崔
  • 迎开山 领略盘山的秀美春光 4月3日,“美丽中国万里行”(天津蓟州站)暨第二十届天津盘山开山节活动在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新山门广场举行。本次开山节活动不仅吸引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游客,还汇聚了北京和河北文旅部门现场联动开展文旅推介。记者:李帅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偷偷搬运”微短剧?法院认定侵权! 【案情】某视频公司委托某榕公司根据该视频公司提供或确认的微短剧剧本,制作单集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视频短剧。双方确认,微短剧剧本及其他相关文字作品、短剧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和其他衍生权利由某视频公司享有。此后,以小说《重××》为剧本,改编拍摄的网络微短剧《恰××》在某榕公司短剧管理后台上架,微短剧在授
  •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新语) 来源:人民日报浔阳江头《琵琶行》、杜甫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唐诗“名场面”。白居易、刘禹锡、贾岛、王维、杜甫、李白,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唐代诗人“群星”。寄居山寺的贾岛在除夕夜遇到了谁?如果青年李白见到暮年杜甫会对他说些什么?最近,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原创昆剧《诗宴·唐才子传》在北京上演。观众在
  • 古琴、京剧、国画……石泉“城市美育日”打造春日里的文化盛宴 人民城市,人人出彩。日前,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如约而至。石泉路街道在美育日当天开展了古琴、国学讲座、京剧、国画展览等活动,让社区居民沉浸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共享石泉公共文化建设硕果。琴音绕梁,千古传韵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瑰宝,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