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格力地产并入华发集团 珠海国资委资产重组仍在继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0:00:00    

观点网4月8日至10日,格力地产公司股票出现交易异常波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

4月10日当天,格力地产发布相关公告称,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函询,确认除已披露事项外,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同一天,格力地产还发布了另一则公告,当中指出,公司控股股东海投公司被实控人珠海国资委,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换句话就说,华发集团成为了格力地产的控股股东。

同一时间段,华发股份的股价也得到了回升,不过幅度并没有格力地产的大,三天累计涨幅仅有8.85%。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明显认为这次资产重组对格力与华发双方都是利好消息。

格力地产的重整之路

若是追本溯源,格力地产的资产重组之路早在五年前就开始了。

2020年5月,格力地产首次提出收购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免税")100%股权的意向。

只是这一收购案的进展极度缓慢,中间还出现了数度暂停与修改,直至2024年的7月才形成最终方案。期间经历了四年三变,方案也从最初的收购100股权,变成资产置换,置换的股权比例也降至51%。

根据最终方案,格力地产将持有的上海海控保联置业有限公司、上海海控合联置业有限公司、上海海控太联置业有限公司、三亚合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格力地产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100%的股权及公司相关对外债务,与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投公司")持有的珠海免税51%股权进行资产置换,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以现金方式补足。

经过此次资产置换,格力地产虽未完全剥离地产开发项目,但也能极大地改善公司业绩情况与完成战略转型。

据交易报告书显示,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珠海免税净利润分别约6.67亿元、4.38亿元。而在交易完成之后,格力地产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19.36亿元,其中免税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为64.56%,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也将收窄约5.43亿元。

去年12月31日,格力地产已实施完成上述资产置换,公司战略定位就此变更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链建立运营、投资的企业集团。

为了准确体现公司战略转型规划,格力地产于今年3月18日晚间公告称,拟将公司的名称由"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亦将由"格力地产"变更为"珠免集团",证券代码不变。目前改名事项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续还需要走股东大会(4月18日)以及具体办理工商变更的程序。

原以为格力地产的重组之路到此就会结束,但没想到珠海国资委会将其划转至华发集团旗下。

对于格力地产而言,此次划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最终直接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都不变,甚至在划转之后,还能得到来自华发集团的资金及运营支持,彼此间还能形成商业资源的互补。

利好的承压

根据格力地产披露的公告,珠海国资委是将海投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作为华发集团下属二级企业管理。本次划转完成后,海投公司的控股股东将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华发集团。

也就是说,华发集团接收的其实就是重组前的格力地产加上珠海免税的"地产+消费"双重资产。在划转完成之后,华发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将包括海投公司和华发股份两个平台。

在完成战略转型之前,格力地产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地产业务,2021-2023年期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1.33亿元、40.47亿元和47.32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1.65%、-43.27%和16.95%;对应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亿元、-20.57亿元和-7.33亿元,三年合计亏损高达23.48亿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7.77亿元,同比亏损增加5.65亿元。

而华发集团原有的地产上市平台--华发股份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同样承压。

2022-2024年各报告期,华发股份实现营收为591.9亿元、721.45亿元、599.92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5.5%、21.9%、-16.8%;对应归母净利润为25.8亿元、18.38亿元、9.51亿元,同比变动-19.3%、-28.7%、-48.2%。

净利润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销售额承压,上述报告期内的分别录得1202.41亿元、1259.9亿元、1054.4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35%、4.78%、-16.31%。另一方面是因为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20.18%、18.14%、14.32%。

如今,格力地产剥离出去的房地产业务也被纳入华发集团旗下,有分析指出,珠海国资委将海投公司从直管模式调整至华发集团下属二级子公司,合并双方资产后相当于在增强了华发这一地产国资平台的实力。

与此同时,如此调整还能规避同业竞争争议。此前珠海国资委同时控股华发集团(地产开发)和海投公司(格力地产),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划转后,珠海国资委相当于将旗下地产板块全部归集于华发集团,地产平台之间能够减少同台竞争。

据了解,这并不是珠海国资委第一次进行"同类项合并"行动,在2024年1月底还曾将九洲控股集团将整体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与本次划转的海投控股一样,都是作为华发集团下属二级企业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九洲控股集团的主业包括文旅康养、交通运输、城市综合体投资开发,与华发股份存在较高的相似性。

目前市场上对华发集团接收格力地产原有的房开业务是否能够实现"1+1>2"尚未有定论,但对其与珠海免税之间的业务协同基本持有乐观预期。

根据华发股份年报显示,公司在商业板块上表演较为亮眼,2024年实现租金收入达7.85亿元,同比增长15.41%。年内新开业2家购物中心,截至年末在营集中商业达11个,配套商业项目62个,商办项目32个,总商业面积达260万平方米。

未来若能与珠海免税实现资源互通互补,华发股份的多元化道路将走得更为顺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相关文章

  • 全省范围内系首次开展!国网铜川供电公司顺利实施两项新项目 近日,国网铜川供电公司顺利实施从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移动环网柜车供电、旁路作业检修环网柜等两项新项目,该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系首次开展。本次待更换环网柜在耀州区上河郡小区处,该小区现有住户1200余户,属中型居住小区,人口集中,电力需求旺。此次作业,现场各班组高效协同,作业人员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一系列操作,
  • 上海临港2024年四季度产业园区业务签约销售合同金额约为11.13亿元 观点网讯:4月11日,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10-12月,公司产业园区业务竣工面积约46.5 万平方米。上海临港产业园区业务在土地储备和新开工面积方面均无新增。在销售方面,上海临港产业园区业务签约销售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签约销售合同金
  • 格力地产并入华发集团 珠海国资委资产重组仍在继续 观点网4月8日至10日,格力地产公司股票出现交易异常波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4月10日当天,格力地产发布相关公告称,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函询,确认除已披露事项外,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同一天,格力地产还发布了另一则公告,当中指出,公司
  • 物美“外贸转内销”极速绿色通道开启 每经AI快讯,4月12日,物美集团发布公告称,在国家“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及“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指引下,物美集团依托自身零售生态优势,打造“云超绿通”专项通道,助力中国优质外贸企业实现出口转内销”的高效转型,通过极速绿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资源赋能、供应链深度合作及自有品牌联合研发计划,为外贸企业搭建全
  • 医企“手拉手”共促发展!三明这场生物医药产业对接活动签约超亿元 供需对接签约仪式东南网4月11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蒯震军 詹铁笛 文/图)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4月10日,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四链”融合暨医企“手拉手”(三明站)对接活动在明溪举办,50多家医疗
  • 纳指涨超2%,黄金又新高;美国关税系统故障,暂未收关税;坚决反制!中国对美所有商品加征125%关税;拓内销,京东、盒马等巨头出手丨每经早参 每经编辑:陈鹏程,王晓波1 隔夜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斯达克指数涨2.06%,标普500指数涨1.81%,道琼斯指数涨1.56%,标普500指数本周上涨5.7%,创2023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纳指本周累涨7.29%,道指本周累涨4.95%;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苹果涨超4%,英伟达涨超3%
  • “ESG+普惠”双轮驱动 国寿寿险以“保险温度”织就民生保障网 在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与普惠金融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寿险“头雁”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探索保险服务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创新路径。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将普惠保险作为践行ESG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覆盖小微企业、“两新”群体、乡村振兴
  • “冀”有特色 唐山作为丨轨道交通,一车“链”百企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宋建军 邢丁 樊志鹏 杨雨熹龙头带动,集链成群。以中车唐山公司为核心,唐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一条强大的产业纽带正不断延伸拓展,如今,155 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汇聚在这条纽带之上,它们紧密相连、协同共进,全力构建起一个活力四溢、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唐山华达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