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2025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系列活动暨广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启动活动”举办。该活动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广州保护中心”)和广师大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活动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称“广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表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高校具有体制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普优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悉,广州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经验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并在全国复制推广。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陈大海介绍表示,本次新搭建的广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化和数据化赋能,帮助创新主体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技术前沿,为研发创新提供决策支持。

当天,“2025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系列活动暨广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建成并试运行3个月,完整覆盖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聚焦便民利企、产业赋能、海外护航等维度,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广州标杆”。
现场还为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协会和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两家单位颁发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牌匾。据悉,广州保护中心目前已建成10个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聚焦广州重点产业领域,持续提升区域特色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在圆桌沙龙环节,多位嘉宾围绕“知识产权:解锁两业融合的创新密码”主题分享了各自领域利用知识产权赋能两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观点看法。有嘉宾表示,在知识产权助力企业融资方面,企业具备相关知识产权标的物,不一定就能获得融资,还要看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情况。
文、图|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穗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