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中,济南外国语学校学生提案成功在全国政协立案,并进入教育部承办程序 。在这一活动中,济外学子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3所知名中学队伍中脱颖而出,其提案成为山东省唯一被全国政协立案的中学生提案。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6名同学精心撰写的《关于产教融合助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经全国政协委员冯晓婷与相关专家、教授讨论后进行修改提交,最终成功在全国政协立案,并进入教育部承办程序。这一进展,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议题的研讨与推进,增添了来自青少年视角的思考与探索。
立足实践调研,
洞察特教师资难题

济南外国语学校秉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类特色课程,模拟政协活动便是其中重要的实践。高二五班的柴英铭、柏锦文、赵辛畅、李绪洲、李佳潞以及高二八班的高海畅,在吕红岩、董镇、万尚尚三位政治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特殊教育领域开展调研。
学生们为掌握翔实资料,付出诸多努力。他们查阅大量学术文献,对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为后续调研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深入特教机构、高校和相关行政部门,开展走访交流,全面了解特殊教育一线的实际状况。此外,精心设计并发放500余份调查问卷,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和产教融合的看法。交流中,同学们更是真切感受到特殊教育事业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明确了调研的方向与重点。
创新思维探索,
提出产教融合方案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敏锐地发现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总量不足、专业培训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经过反复思考与研讨,他们建议以“产教融合”模式来助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该模式旨在通过加强政府、特殊教育专业高校和特教机构之间的联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师资培养体系。
这一创新思路得到了专业领域的认可,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展示活动中荣获“最佳调研报告”。在后续的指导完善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冯晓婷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专业角度和政策方向出发,为提案的优化提供参考,确保其更具可行性和实践价值。
提案逐步推进,
助力特教发展进程

2024年8月,学生们带着调研成果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交流切磋。凭借扎实的调研内容和可行的方案,他们的成果获得了广泛关注。此后,在提案的进一步完善阶段,冯晓婷通过与同学们线上交流等方式,并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校深入探讨,与相关专家、教授进行讨论,对提案中的数据准确性、机制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打磨。
此次提案围绕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剖析了师资力量、高校培养、教师发展以及产教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协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保障体系等建议。这些建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有望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一提案能够在全国政协立案并进入教育部承办程序,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体现了济南外国语学校在教育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也展现了同学们关注社会、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期待这一提案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能够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贡献一分力量,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记者:史春勇 编辑:刘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