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误以为理财就是投资。
今天看到投资理财领域的一位大咖写的文章才恍然大悟:
原来投资跟理财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它们所展现的结果不一样。
从而导致我们最终的收获也不一样。
文中说到对理财的认知就是经历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然后从认为理财收益只能靠产品获得,到认为理财收益靠好方法获得,最后到理解好方法结合好产品,收益才会更好。
这就是大咖对产品,方法,收益三者之间关系的认知。
最后又深刻的意识到:投资和理财其实就是两件事情。
简单的总结就是做投资是对产品负责;而做理财就是对自己负责。
投资的核心归根结底是选择一个标的,也就是投什么。
而投什么是基金经理的事情。
他们并不在意投了多少钱。
他们关注的是产品本身,是净值上涨。
基金经理需要对产品的净值表现负责。
所以他们更关注收益率的率。
基金净值走出一个漂亮的斜向上曲线,才是他们追求的完美作品。

理财的核心是究竟赚了多少钱。
对于投资者来讲,收益的“益”要远比产品收益率的“率”字更有价值。
只有收益的益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最终获益。
产品和收益的关系就好像跑步机和减肥的关系一样。
跑步机的设计者只负责产品质量,但使用者究竟能不能成功减肥。不是靠机器本身而是要靠自己。
哪怕斥资买了顶级的跑步机但是只跑了一次。
即便跑步机的性能很好,最终对我们的效用确实微乎其微。
同样如果对于投资和理财的理解错位,也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迷途。

当我们真正地把基金净值和理财的收益分开来看。意识到它是它的,我是我的。
这时候就可以在理财方法上更大胆。
认识到投资和理财的不同。
把产品净值看成静态的数字。
不对数字本身赋予太多的念想。
它只是一个值,不要去纠结它;
然后把理财当成一个数字游戏。
只关注如何去解这道数学题。那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只要相信未来的净值比现在高。心里就有底。
而且市场越便宜。心里就越有底越踏实。
这样在理财时就不会前后纠结左顾右盼。

综上所述,理财与投资还是两码事。
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不一祥的。
或许从感官直觉来看,分辨不出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具体意义。
但是如果落到实处,然后理论加实践的操作,就会体会到它们其实都有各自的领域范畴。
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光是纸上谈兵还是不够的。
落地实践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