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竹里馆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色之下,幽林之中,诗人独坐于古琴之前,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他相伴。
王维工于书画、精于音乐,在诗词之中能把三种元素完美融合,使得诗如画卷,美不可言。在这首诗中,“幽篁”、“深林”、“明月”是静态的画、“弹琴”、“长啸”是动态的乐,动静结合、诗画乐结合,传递出“清幽绝俗”的感受,让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
02
鸟鸣涧
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季的夜晚,寂静的山谷之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月亮升起,皎洁的月光照耀惊动了栖息于山林之中溪涧之畔的鸟儿,它们不时地发出鸣叫声。
王维写诗,善于使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从而烘托出一种更静谧的氛围,这一首诗即描绘了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03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傍晚时分,行走在幽静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落日把余晖洒在深林之中,斑驳的阳光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这一首诗,可谓是完美体现了王维的“诗中有音、诗中有画”的高超技艺和善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前两句是“诗中有音”,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后两句是“诗中有画”,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04
山中
王维〔唐代〕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初冬,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路旁覆盖着荆棘,小溪流潺潺流过,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天气变得寒冷,红叶也变得稀稀落落。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了人的衣裳。
这是一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图,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寂。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05
送别
王维〔唐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夕阳西坠之时,我在深山之中送别好友,柴门关闭的时候又开始想念起他来。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亲爱的朋友你还能回来相聚吗?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不直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以“送罢”落笔,写冀望别后重聚,中间铺陈的是别后回家浓稠的寂寞之情。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06
辛夷坞
王维〔唐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初秋时节,山谷之中,木芙蓉绽放着鲜红的花萼。花红白相间,团簇如火,十分绚丽。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无人欣赏,随着时间的推移,木芙蓉花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王维对景物的描写,善于抓住景物最典型的特征,并从景物中上升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在这首诗中,他就以短短20个字,由木芙蓉花开写到花落,在描绘了木芙蓉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07
书事
王维〔唐代〕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细雨初停,天色微阴,白天如同黄昏,懒得开院门出去行走,倒不如坐在窗前,静观院子里的苍苔,在春雨的滋润下,它们那可爱的绿色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
青苔本是静景,它本不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
08
临湖亭
王维〔唐代〕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炎热的夏天,王维在亭子里等待、迎接贵宾,轻舸在湖上悠然驶来。宾主围坐临湖亭开怀畅饮,窗外就是一片盛开的莲花。
这首诗将湖景、荷花、醇酒、闲情巧妙地融于一体,良辰、美景、高朋,芙蓉之嫣然,映衬游客之欢颜,人生之快哉莫过如此。诗人轻松欢快之情韵传播于辞章,使小诗亦随之简明单纯,在自然中寄深意,与质朴中见情趣,娟秀飘逸的意境,令人陶醉。
09
白石滩
王维〔唐代〕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来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幽静而有生气,乡村生活气息颇浓。
10
欹湖
王维〔唐代〕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傍晚时分,我在落日之中送别好友,洞箫声声哀婉悠扬飘渺。湖岸回望山川,青山白云依旧,而故人的船只渐去渐远,我的心中一片惆怅。
这首诗和“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所营造出来的情感相似,一为山中送友人,一为湖岸送友人。洞箫声远,长天日暮,湖上回首,山静云飞,一片萧瑟哀婉的意象,烘托出离别的气氛。诗中动静相交,声色间杂,无一字言情,离情却浓郁其中。
11
红牡丹
王维〔唐代〕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暮春,柳絮纷飞,庭院之中万花谢去,唯有牡丹盛开,它们的叶子碧绿鲜艳,簇簇拥立,多像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红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人们往往只看到牡丹花的美丽,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她也会有凋零的那一天。
这首诗前两句写牡丹娇艳可爱的丰姿和闲雅安静的气度,后两句写花欲凋谢时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含蓄蕴藉,余味悠长。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费苦心。以“绿艳”衬托“红衣”,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而让花儿自愁自哀自伤自叹,真是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情致。
12
莲花坞
王维〔唐代〕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又到了荷花盛开的时节,广阔的荷塘上,常有江南女子乘一叶轻舟游弋在藕花深处。她们撑篙的时候不敢溅起水花,害怕打湿了红莲花颜色的衣裙。
这首诗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前两句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后两句点出采莲人的生活乐趣,笔调轻松自然,语言平淡朴素。
13
栾家濑
王维 〔唐代〕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深潭,有时出现湍急流水。流水虽然湍急,但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
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食物的时候,急流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
这首诗是一出山谷鹭鸶捕鱼的小品。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说:“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这话用来评价王维的这首《栾家濑》实在是再恰切不过的了——此诗中不仅氤氲着恬静淡雅的画面美、流淌着空灵清幽的旋律美,文字的背后还洋溢着精妙的含蓄美,让人读来,直如欣赏一首精妙的音乐一般。
14
漆园
王维〔唐代〕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郭璞在《游仙诗》说“漆园有傲吏”,但在王维看来,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拒绝楚威王以相位相招,是因为自己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偶然做了个漆园吏,不过是借这里寄存形骸,其实如那婆娑的树影,精神早已超脱了。
这首诗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
15
文杏馆
王维 〔唐代〕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王维于辋川园林之最高处,建造了文杏馆,用白果树木作为支撑房顶的横木,用香茅草搭建房子的屋檐和屋顶。因为地处最高之处,那山野中的岚雾,触及馆阁,都化作了人间的雨水。
文杏、香茅都是名贵珍稀的材料,被王维用作建筑材料,可见王维对文杏馆的珍视。文杏馆朴实自然的建筑风格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高雅脱俗,充分体现了王维追求自然本真的禅趣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16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王维 〔唐代〕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深秋,天色苍暗,秋雨连绵,河水浩大,水势缓慢。走到钟南山顶,望向望向天空中的白云外,就像是离了尘脱了俗一样,悠然自在。
这首诗写出秋雨笼罩天地,江河水满的景色,表现出诗人对终南山的向往和欲归之情。“白云外” 暗示终南山将与此地霪水遍流的景象一定是大不相同的,那里才是作者的归心之处。
17
南垞
王维 〔唐代〕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傍晚的时候,我从南垞踏上一叶轻舟缓缓向北垞驶去,水面升起氤氲的暮霭,尽然看不见北垞在哪里,只看到遥远的岸上有模糊的轮廓,却无法分辨它们是哪个村落。
王维自幼信佛,他的山水田园诗中皆充满了浓浓的禅意,比如在这首小诗中,短短20个字,却展现了超凡脱俗的襟怀。雾中行舟本是极其寻常的一件事,却能让他产生出对人生的思考。人生越往上走,就越是离群索居的境界,过去的热闹,人群的烟火,与精神境界的空灵体验比较,显得那么得微不足道。在人群里报团取暖,那只是生存,而非生活。远离了喧嚣了,才有世外的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