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

抵押物有什么范围(抵押财产的范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9 10:28: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的规定如下: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海域使用权;(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六)交通运输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本条是关于抵押财产范围的规定。


一、抵押权要通过折价、拍卖或者变卖等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抵押财产需要具备以下特征:抵押人对其享有处分权、具有可流通性、具有独立性,具有开放性。

二、抵押人以不属于自己的财产设定抵押的,构成无权处分,除非构成善意取得,否则不能设立抵押权。处分权受限制的财产,如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处分权不明(所有权有争议)的财产等,均不能设定抵押权。

三、土地所有权、公益设施及宅基地等财产因不具有可流通性,不能作为抵押权的客体;同样,禁止流通物也不能成为抵押权的客体。限制流通物可以成为抵押权的客体,只是在实现时要归特定主体所有。

四、不具有独立性的权利,不能成为抵押权的标的,如抵押权本身不能成为抵押权的标的,地役权也不得单独抵押。

五、本条从正面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后续有条款从反面规定不可抵押的财产),可抵押的财产主要包括不动产、动产以及不动产权利三大类。

六、不动产包括建筑物、在建工程、其他附着物。其他附着物,主要是指尚未与土地分离的林木、农作物等作物。

七、动产作为抵押财产时,奉行登记对抗主义模式。实践中,能够作为抵押财产的动产主要包括: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和航空器,还有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浮动抵押物。

八、能够作为抵押权客体的权利,主要是不动产权利中的用益物权,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以及矿业权、取水权、养殖权、捕捞权等准物权。其他权利,如股权、知识产权、证券性权利乃至应收账款等金钱债权,则不能作为抵押权的客体(可作为权利质押的客体)。

九、在抵押权客体上,民法典秉持“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保持开放性,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财产能够作为抵押权的客体。

相关文章

  • 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已任公安局长! 曾任湖北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的杨华堂,已任襄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25年4月11日襄阳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免名单,任命杨华堂同志为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此前不久,据“襄阳公安”相关新闻报道显示,杨华堂已任襄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
  •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我们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半导体供应链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对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反映了从对等关税转向国家安全关税的趋势,我们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半导体供应链。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全球各地看待ESG角度不同,中国多方面取得显著发展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马子卿全球金融格局加速重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与绿色金融正经历从边缘到主流的范式转变。目前,全球金融界都在扩大投资以推动各个行业的转型,但需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共担机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其中。视觉中国图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可持续金融主管
  • 温县:逆风坚守 筑牢电力“安全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乔冠楠4月12日,国网温县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特巡特护。为应对浮尘和扬沙天气,连日来,国网温县供电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组织运维检修部、各供电所人员,开展特巡特护,重点巡查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关键设施,加强值班人员力量,备足备品备件,抢修人员和车辆
  • 羽毛球亚锦赛:陈雨菲女单夺冠 国羽双金收官 新华社宁波4月13日电(记者杨博毅、许仕豪)2025亚洲羽毛球锦标赛13日收官,中国选手陈雨菲夺得女单冠军,刘圣书/谭宁获得女双冠军。4月13日,陈雨菲在颁奖仪式上手捧奖杯。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女单决赛上演“中国德比”。陈雨菲以11:21、21:14、21:9逆转战胜韩悦夺冠,中国队包揽金、银牌。从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电动自行车头盔消费提示 头盔是骑行中保护头部的关键装备,可吸收碰撞能量、分散冲击力,降低颅脑损伤风险。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示,选购或使用不当可能危及人身安全,需科学选择与正确使用。一、购买指南· 认准安全标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 811-2022的头盔,正后方应有A类(黄色椭圆)或B类(天蓝菱形)标识。电动自行车骑行建议选择
  • 共筑生命防线,这份抗癌“实用指南”请收下 新华社重庆4月13日电 题:共筑生命防线,这份抗癌“实用指南”请收下新华社记者徐鹏航、周闻韬癌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如何早预防、早发现?4月13日在重庆举行的202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上,《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正式发布,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为大众提供了一份
  • 高端访谈丨越中关系“在多个领域实现强劲、全面和显著发展”——访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 新华社河内4月13日电 高端访谈|越中关系“在多个领域实现强劲、全面和显著发展”——访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新华社记者胡佳丽 邹学冕 李勍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前夕,越南副总理兼外长